
共享經濟 顛覆全球新模式
2016.03.02分享是一種美德,如今更是一種商機。近年世界各地的共享經濟浪潮不斷升溫,通過網絡平台,人人可以把閒置資源或技能「出租」給有需要的人,以共享經濟創業的公司多近百種。美國《時代》周刊早在五年前便把共享經濟列入「十大改變世界的創意」。今天,這創意不但已在逐漸顛覆舊有經濟模式,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消費習慣,讓共享文化成為世界潮流。
全球化+今日香港
主題: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生活素質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全球化在經濟及文化方面有甚麼特徵和發展趨勢?
‧全球化為各國帶來利益抑或只是有利於已發展國家或者是國際性資金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
‧全球化使文化和價值觀趨向單一抑或多元?帶來相互排拒還是融和、演進?
‧世界各地的人怎樣回應全球化?為甚麼?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的優次有甚麼不同看法?
‧哪些方面的生活素質被視為最重要?哪些被視為最急切的需要?甚麼人可作出相關的決定?為甚麼?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是一種新興經濟模式,主張以「分享」取代「擁有」,通過網絡平台,把閒置的資源或技能分享給有需要的人。所謂閒置資源,可以是有形的物品或服務,比如空置房間、假日才使用的單車、共乘交通出行、共享美食等等,也可以是無形的資源或服務,比如共享知識、創意、語言交流等等。
何謂共享經濟?
在互聯網世界,共享的概念並不陌生,Google和維基百科是共享資源的平台、Coursera是共享教育的公開課程平台、YouTube是共享視頻影像的平台。所謂共享,是指資訊共享,由此衍生出的商機,則統稱為共享經濟。分享閒置的資源、服務或勞力,則是目前最人氣急升的一種共享經濟模式。
才能創意也可共享
在共享經濟下,任何人都可以出租自己的閒置資源賺取外快。例如通過分享住宿公司Airbnb,把空置房間偶爾變身民宿,租給旅客;通過電召車平台Uber,私家車車主假日時可兼職載客賺取收入。閒置的資源也包括才能和創意,如果你有創業點子,可以通過Kickstarter、FringeBacker等集資平台向網上群眾籌集資金。
目前共享經濟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業務種類多近百種,這些新興公司至今已得到超過二十億美元的風險投資,當中有二十四家公司的估值甚至超過十億美元,幾乎每月都有一家十億美元級別的公司誕生。羅兵咸永道會計師行甚至估計,及至二○二五年,共享經濟的經營模式將會為全球創造三千三百五十億美元財富,發展趨勢銳不可當。
影響全球經濟模式
共享經濟目前雖在崛起階段,但影響力已見端倪。美國趨勢學家傑瑞米.里夫金甚至預言這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會顛覆世界的經濟模式。
傳統產業受影響
共享經濟對傳統經濟模式最明顯的影響,在於共享經濟不需要中介公司存在,只要通過網站平台,個人與個人之間可以直接進行交易,網站只負責把出租人和租戶進行配對,然後從中抽佣獲利。例如Airbnb不經營旅館、不擁有房產,卻是全球最多客房的「酒店」;Uber沒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卻是全球最大的電召車公司。經濟學上,共享經濟是一種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當新的經營模式受到更多消費者接受,就會顛覆傳統產業的經營模式,例如傳統的中介型服務將要面對轉型問題。
反思過度消費問題
對消費者來說,共享經濟浪潮亦催生出一種新消費模式。當大量閒置的資產被活化,需要任何物品或服務時,只須通過手機Apps就可即租即用,擁有物品的重要性下降。不少人開始反思以往過度購物和地球資源短缺的問題,共享經濟着重「分享」過剩的資源,每件物品因此得到充分利用,更符合現代環保原則。
共享經濟令消費的滿足感更多來自過程的「體驗」,例如分享住宿給旅客,比起租金收入,和不同文化的人相處的體驗,可能更加有滿足感。通過共享經濟,人與人之間有了新的信任關係,共享網站會先要求雙方提供個人資料以作保障,令人比以往更放心去陌生人的家吃飯、乘搭陌生人的順風車、或把心愛的寵物寄宿在陌生人的家。
共享經濟的發展隱憂
共享經濟的發展潛力驚人,Airbnb等公司的成功,啟發了不少年輕人創業,共享經濟型企業如雨後春筍,但與此同時,美國共享經濟的家政服務先驅Homejoy去年宣布結業,不少共享經濟企業開始悄悄倒閉,在發展蓬勃的背後,共享經濟其實同時存在不少隱憂︰
一、信任危機
共享經濟標榜分享、通過資源共用解決物質社會下,過度生產和消費的問題。以分享取代擁有,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重新拉近,通過網上評級的制度,可以令消費者減少對陌生人的戒心和防備。可惜不是每次出租和租用經驗都是美好的,當網上的信任延伸至現實世界,信任反而會成為阻礙共享經濟發展的原因。
以Airbnb為例,在外國受到推崇好評,但進入中國之後,卻因當地人的信任危機而難以發展。中國人普遍不願意把空置房間租給陌生人,因為擔心會遭遇盜竊或遇到人身安全問題。事實上,當二○一一年六月,Airbnb發生有房東被房客洗劫一空的事件後,共享經濟下的信任和安全問題,受到更多人關注和質疑。
二、監管灰色地帶
去年Uber大舉來港發展,初時以優質服務贏得消費者口碑,但後來卻被發現其運作可能牴觸法例,香港警方甚至高調地前往Uber辦公室拘捕相關員工。根據現存法例,Uber因為採取會員制和沒有收取現金,與違法經營的「白牌車」定義有所不同,但因經營方式和白牌車相近而引起爭議。
共享經濟顛覆了傳統經濟模式,因此存在一些未受現行法例監管的灰色地帶,例如Airbnb就曾被質疑是變相非法經營的無牌旅館。未來共享經濟的發展前景,還得看各地政府的取態和規管方式。
三、傳統產業反彈
從環保角度來看,共享經濟能更有效地善用資源,減少浪費,但在傳統產業者眼中,則是一群打亂市場秩序的競爭對手,因為規管漏洞導致不公平競爭。以Uber等電召車公司為例,近年世界各地均有的士司機發起反對示威潮,西班牙、加拿大、匈牙利、香港等地都有的士司機抗議政府未有對這些無牌的兼職司機嚴加監管。
小結:
共享經濟現時最大的爭議仍是灰色地帶太多,雲端平台的用戶交易,難以獲得現實世界的足夠保障,未來政府將要面對如何扮演規管角色的問題,既然共享經濟已是大勢所趨,舊有的規管方式更應盡快跟上時代的發展。
相關概念:共享經濟模式(Sharing economy model)
共享經濟的提倡者瑞秋.波茲曼(Rachel Botsman)提出,共享經濟的理念可以簡化為一句話︰「我的東西就是你的」。你的東西給我用,我的東西給你用,從中減少浪費,又可衍生經濟價值,而「信用」就是新型經濟的貨幣。波茲曼提出共享經濟模式可分為以下三種︰
1.再分配市場 (Redistribution Markets)
將資源重新分配到市場,把不需要的東西送贈他人、讓物品循環再用,或為舊物加工賦予新的價值,藉延伸產品的生命周期,減少浪費。這種模式大多關注資源永續發展,非着眼於個人利益。
2.協作生活方式(Collaborative Lifestyles)
讓相同興趣或需要的人集合起來,共享時間、空間、技能、金錢等資源。例如共用工作室,或城市農場項目,共同分擔租金和知識。
3.產品服務系統(Product Service Systems)
出租閒置物品,例如私家車,既可分擔車主養車的成本,又可減少路面車輛數目,減少碳排放,環保救地球。
相關辭彙
‧需要 Needs
‧物質主義 Materialism
‧消費主義 Consumerism
‧邊際成本 Marginal Cost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價值與價值轉變 Values and value changes
‧全球化與本土化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財富的分配與再分配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wealth
Mind Map:共享經濟對世界的影響
學習教材
共享經濟 體現全球化
資料回應題
細閱圖片及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Uber事件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當中涉及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就是新科技對傳統法規、現有行業和既得利益者的強烈衝擊。傳統零售業早已受到網購的激烈競爭,今天輪到的士被Uber搶生意,難保明天又會有另一個行業遇到新對手。
摘自2015年9月8日《頭條日報》P38
資料二
不少人以為優步(Uber)只影響的士商和的士司機生計,卻不知原來涉及消費者和產品服務供應者的服務配對,優步理念也可以發揮作用,讓人們直接聯繫能提供服務的企業或個別人士,免卻因為資訊阻隔而要付上高昂的中介費用。
摘自2016年2月4日《頭條日報》P38
多角度思考
1.參考圖片及資料,指出Uber的經營模式為何引起爭議。(4分)
2.何謂「優步理念」?試參考資料二,說明優步理念對不同持分者的影響。(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不公平競爭︰現時出租汽車如的士,須要先領有的士牌照才可載客,但Uber以手機應用程式把司機和乘客直接配對,讓所有擁有車輛的車主,都可兼職做出租車司機,付出較低成本就可進入出租車市場,因此對現行出租車行業造成不公平競爭。
‧法律爭議︰根據法例,由於私家車沒有出租車汽車許可證,故不可收取酬勞載客。Uber司機由於不受既有商用車法規所限而引起爭議,司機既有非法載客之嫌,一旦發生意外,由於是非法載客,保險公司因此不必負上賠償責任,司機和乘客均未受足夠保障。
2.
‧優步理念是指不需要中介人,產品服務供應者和消費者通過網上平台,直接按需要找到對方。
‧對產品服務供應者和消費者的影響︰不需要中介人,買賣雙方資訊互通,不必付高昂的中介費用。
‧對中介行業的影響︰優步理念改變了人們的消費和生活習慣,中介行業如不作出應變或轉型,便會被淘汰。
‧對現有出租車行業的影響︰優步理念令部分私家車司機加入了出租車市場,對既有出租車行業造成直接競爭。
延伸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買不起車但想一過司機癮,又或者車太多不介意將愛車短暫租出,有Getaround。突破傳統租車公司有限選擇,只要有人放租兼負擔得起,你可以今個鐘波子,下個鐘Benz。想環保救地球,有Spinlister,同樣概念,不過由汽車變單車,還有滑板與滑雪裝備。
另一個「古老變時興」的例子,必數Airbnb。旅行時住慣離地星級酒店,可以一嘗當地民居,由千呎大宅到家中一房,一律豐儉由人自由挑選,偶然遇到親切房東帶你左逛右逛,更是五星酒店招牌笑容以外的溫馨。就算沒有房間出租也不用浪費你對本地特色的熱愛,令你隨時變身導遊的Vayable是知識與時間的分享,與遊客介紹地道生活,遊玩時不用將千篇一律的旅遊書當作唯一依靠更是樂事。
出外最為牽掛的除了家中小孩外便是寵物。以往寄居於親戚朋友家或寵物酒店,如今可在DogVacay上找愛貓愛狗同道人為你照顧所愛。上述一切,全賴上網運作。但在外邊一時三刻沒有信號怎辦?Fon幫到你。將自己家中的WIFI與人共享,你便可以分享人家的WIFI,做到真正的資源共享。
以往擔心誤入黑店又或者不懂如何分辨服務質素,往往純粹靠運或家人朋友的口碑,如今差不多每個app皆有評分兼留言,任何投訴與不滿均公諸於世,司機房東導遊餐廳的好壞一目了然,要競爭便不能hea做,這是一個告別「遊客生意無回頭」的年代。
摘自2015年8月20日《星島日報》A16
多角度思考
1.根據資料,共享經濟有何主要特色?(4分)
2.你認為共享經濟模式如何體現全球化的影響?(10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分享帶來更多︰對消費者來說,可隨時取用各種服務和物品,有更多選擇,不一定要擁有;對出租者來說,通過出租閒置資源,可賺取額外收入。
‧環保︰資源共用,減少浪費。
‧信用︰選擇服務時,重視服務的評分和留言,服務的競爭以信用度分高下。
2.
‧經濟全球化︰共享經濟的經營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時間和空間界限,通過網絡平台,在世界各地進行經濟活動,例如眾籌網站吸引世界各地的資金流入,網上串流影片公司Netflix,讓各地電影觀眾不受地點和時間限制,可以使用影片服務。
‧文化全球化︰共享經濟的消費和經營模式, 最初由美國的Airbnb帶動,在全球化下,講求信用和信任的分享文化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主導和改變了傳統的消費觀念。
參考資料
網頁
‧共享經濟才剛開始,大部分服務業都會被顛覆
http://www.bnext.com.tw/column/view/id/35267
‧共享經濟的陰暗面:出了事誰來負責?
http://tech2ipo.com/96657
書刊
‧《物聯網革命:共享經濟與零邊際成本社會的崛起》
作者︰傑瑞米.里夫金 出版︰商周出版
‧《共享經濟時代:從分享房屋、技能到時間,顛覆未來產業與生活的關鍵趨勢》
作者︰ 亞力克斯.史戴芬尼 出版︰商周出版
載自2016年3月2日《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