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一閱讀能力:四式判斷題攻略
2016.02.23天氣回暖了,說起早前的降溫,猶有餘悸,特地寫了一篇與天氣有關的文章。
談天說氣
冷天穿衣,也是一種Management。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一句「冬雪雪冬寒又寒」,明明就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傳統農民以之耕作,用來作穿衣準則也就錯不了。可是,全球暖化,寒流襲港,一周溫差甚大,今明冷熱迥異,早上離家時,如何預測晚上實際溫度,以此配衣,就是一種管理智慧。你必須看手機的天氣資訊,看天氣報道,於WhatsApp問早已出門的朋友,然後自身再外出露台感受一下,才能確定衣之厚薄。我有好幾次只信手機,結果夜裏凜冽寒風下,薄袖風搖,後悔無比。
幸好,我家偏遠,得駕車上班,是以車內總有數套衣服替換。不過,管理學差勁的後果就是:我的車裏三件衣服全是厚衣,或全是薄衣,徹底喪失了後備衣服的功用。還有,駕車時不應穿羽絨大衣,反倒是普通風褸已夠,也就是車裏該一厚一薄,每天早上得花點時間準備,收拾車廂,否則傷風的是你自己。
假期外出旅行,衣服更是大費周章。於寒假前往熱帶地方,或於暑假前往較冷處,如何處理衣服,何時該轉換,適切而又不增負擔,不影響旅途心情,又是一大Project。這方面父親與母親做得很好:寧濫勿缺。旅途的任何時刻,他們總是揹着大大背包,幫手一拿,咦,不重,但礙事。然而,在旅途中的任何氣溫之下,室內室外,上機下機,總有厚薄合適的衣着,或背心,或圍巾,或毛衣,或風衣,當他們怡然自得地披衣時,我們只能徒嘆奈何。其實在Management世界裏,父母才是專家。
都說未雨綢繆,防微杜漸。話說氣溫跌至三度那天,母親匆匆忙忙替我買super warm,黑色已然斷巿不說,連剩下難看的白色也差點沒碼。我常在這專欄說人生管理,想不到空口白話。其實,不獨superwarm,連暖風機也斷巿,所有「打邊爐」的夜巿都客滿。如果你真的想管好人生,快問問自己,是否在立冬那天已開始部署一切過冬物資吧。
不過,沒衣沒機沒火鍋也不打緊,最重要是別讓自己病倒。當身邊的人像枯掉的蘆葦一株株倒下之時,你得提高警覺了。同學在你身邊「包雲吞」,你真的要吃粒樂信先好「瞓」。沒錯,你連鼻水也沒半滴,不過明知道有機會病倒,哪怕是10%,你也事先準備,別讓病菌坐大。不過,人總是這樣,明知會發生,但總抱僥倖心態,自己騙自己,何等不該。題外話外的題外話,說起病菌,真的殺滅於微時較好。某天你發現女朋友電話裏,開始出現其他男性的messages,起初女友當然說沒事,你也笑着說不介意。到「病菌」肆虐,那男子開始與你女友偷偷約會時,你吃多少顆感冒藥也不夠,到時惡戰一場,在所難免。
《世說新語.品藻》篇有一段故事,謂三兄弟,子猷、子重、子敬三人,與謝公對話,子猷、子重多說俗事,子敬則說天氣寒溫之事。事後人問謝公,三兄弟誰人最賢德?謝公答,子敬最好,因為「『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也就是說話不多的,就是賢人。然而《世說新語》的作者劉義慶,則從內容着眼,子猷、子重「多說俗事」,子敬說的「寒溫」就是雅事了,子敬勝過兩位哥哥。
我用了千字之「辭多」,來寫「寒溫」之雅事,我到底是俗人還是賢人?
|
|
正確 |
錯誤 |
部分 正確 |
無從 判斷 |
1 |
作者後悔自己的手機資訊經常出錯; 作者每次出門都未能準確預測當晚天氣狀況; |
口
|
口
|
口 |
口
|
2 |
從作者擺放於車內的衣服,可以證明他是個不擅管理學的人; 定時整理車廂裏的衣服,可避免自己着涼。 |
口
|
口
|
口
|
口
|
3 |
作者提及與父母旅行這個例子,目的是: 父母比我們更懂得穿合適的衣服; 說明自己的管理學智慧未能及得上父母; |
口 |
口 |
口 |
口 |
4 |
作者以立冬部署物資作例子,是為了說明: 要購得合適的super warm和暖風機,必須在降溫以前購買; 要「打邊爐」,就得早點訂位。 |
口 |
口 |
口 |
口 |
5 |
作者以立冬部署物資作例子,是為了說明:= 人生的起跌轉變無法預計; 及早預備,是管理人生的成功關鍵。 |
口 |
口
|
口
|
口
|
6 |
根據文章最尾兩段,謝公與劉義慶: 對三兄弟誰賢與誰不賢有意見分野; 對子敬的讚賞內容是一致的。 |
口
|
口
|
口
|
口
|
參考答案
1.無從判斷 2.正確 3.正確 4.錯誤 5.部分正確 6.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