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成立創科局是否有助推動本港的創意科技產業?
2016.02.23題目
香港成立創科局是否有助推動本港的創意科技產業?
資料一
創新及科技局排除萬難終於成立,局長楊偉雄提出九個優先工作重點,形容自己建議推行的措施,都是幫香港人「搵錢」,與傳統覺得高科技「揩嘢」的思維背道而馳。此際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決定在香港設立創新中心,等如用腳投票,確認香港發展成大中華甚至亞洲區教育樞紐和研究基地的優越條件。創科局的成立,有助本港鞏固優勢,作為教育發展和經濟創富的有力引擎。
摘自《星島日報》2015年11月21日A04
資料二
一直以來,本港政府給人的感覺是落後於科技發展,政策條例亦展,近日叫車應用程式Uber引起的爭議便是例子。多年來,香港的士受到特許經營制度保護,上一個重大改變是更換液化石油氣(LPG)車,這亦是通過運輸署主動修改法例所引來的轉變。其實本港的的士服務長久未能與時並進,令市民不滿,除非的士運營者願意改變現狀,否則改善的士服務最終會由外來挑戰促使,Uber便是其中之一例子。
摘自《星島日報》2015年10月13日C02
資料三
科研由教育開始,熱愛科研的中六生許梓聰去年與同學代表香港出征美國科研比賽獲獎,政府銳意發展創新科技。他認為,本港學界不乏科研人才,但學校缺乏資金和師資,限制了學界科研的發展,建議當局與教育局合作加強老師的科研知識,儘管部分參加科研的學生未看好科研前景。
本港學界仍有不少矢志科研的學生,裘錦秋中學(元朗)中六學生許梓聰,與其餘三位同學憑研發「廚房油煙回收系統」,可過濾油煙中八成致癌物質,獲得多個科研獎項,並於去年代表香港於美國舉行的「國際可持續發展項目奧林匹克競賽」榮獲銅獎。
隨創科局和港科院成立,科創旋即成為新的熱點議題,許梓聰身為學界科研的過來人,他接受本報訪問時慨嘆,本港學界有很多科研人才,有能力創很多項目,但受制於資源問題,未能好好發展,第一是師資,第二則是資金。
摘自《星島日報》2016年2月11日A14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香港的創意科技發展現況如何?
‧香港發展創意科技最重要的是甚麼?
‧創科局的角色是甚麼?
論點參考
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主管 盧彩雲
創新科技對各行各業都有衝擊,由政府推動成立的創科局,不但利好科技行業,亦會對各行業造成正面影響。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陳繁昌
這對香港長遠發展很重要,可以增加科大學生就業機會,亦給予香港社會一個訊息,香港有潛質發展創新科技,吸引跨國企業來港投資。
立法會議員 莫乃光
創科局應該是協調其他政府部門,去幫助Uber解決問題,例如修改一些已落伍的法例;但現在政府甚麼也做不到,反而推卸在Uber上。
「星之子」 陳易希
香港法規現時有很多限制,例如對Uber有顧慮,自動駕駛全球無一個國家會block,唯一香港block了。香港有「不願做白老鼠」的文化,整日都想先參考外國,不敢做第一個,若要推廣創新,須大膽嘗試,敢於承擔。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認為成立創科局無助於推動香港的創意科技產業。創意科技的發展,綜觀外地如美國、台灣、韓國,最重要的不是政府有多少資金支持,而是政府給予多少自由。創意科技與一般傳統產業不同,創意科技本質就是打破現況,然而香港政府在推動創科上仍然停留於用固有框架去限制,Uber就是一例。如果香港不改變「不願做白老鼠」的文化,整天都想先參考一下外國,不敢做第一個,香港的創意科技產業始終不會成功。
乙同學
我認為政府成立創科局有助推動香港的創意科技產業。首先,創科局成立有助建立一個更大更全面的發展藍圖,推動建立硬件和提供資金去發展創意科技產業。古有云︰「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資金支持,多好的創意都只會落入胎死腹中的情況。再者,創科局可以幫助建立更好的教育配套,培養更多的人才,有人才,產業才能發展。而創科局能擔當打好基礎的角色,在此角度來看,政府成立創科局確實有助於推動香港的創意科技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