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在全球化舞台上 遇到的機遇與挑戰
2015.10.29一、試題 (卷一:資料回應題 )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A
應英國女王伊利沙白二世的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這不僅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十年來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同時也開啓了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 近年來,中英兩國關係持續回溫,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均表現良好,習近平此訪英國更是被認為會在高鐵和核電項目建設上為英國帶來「中國製造」的力量。 而隨着隨訪企業名單的出爐,業內認為,中英兩國在金融等領域的合作或將更上一層樓。習近平在訪英前夕接受路透社採訪時也明確表態,中英兩國金融合作起步早、發展快、潛力大,只要條件具備,中國願意積極考慮加強兩國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
資料B
世界各國經濟情況總體偏弱,中國也難在不良的大環境下獨善其身。習近平在回應中國全年經濟增速能否實現7%時表示,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所帶來的增量比前幾年兩位數增長還要多。但一個國家經濟增長有快有慢都是正常的,中國經濟發展有讓我們擔憂的問題,我們正在抓緊加以解決。 |
問題
初中題
(a)參考以上的資料及就你所知,分析全球化為中國帶來的機遇。 (6分)
(b)參考以上的資料及就你所知,分析全球化為中國帶來的挑戰。 (6分)
高中題
(c)參考以上的資料及就你所知,建議中國應如何回應全球化的挑戰。 (12分)
二、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
現代中國、全球化 |
關鍵概念 |
‧中國綜合國力 |
相關議題/新聞 |
‧習近平主席訪英 |
題型分析 |
初中題 (b) 屬「分析」題,要求考生從資料中,分析全球化對中國的挑戰 高中題 |
初中題
三、作答方向參考
(a)參考以上的資料及就你所知,分析全球化為中國帶來的機遇。 (6分)
加速經濟增長
中國全面投入全球化後,對外貿易比率大為增加,使得更多優質的貨品進口中國,也鼓勵跨國企業進入內地市場,為中國注入嶄新的生產技術,提高了中國商品的質量,提升內地貨品的競爭力,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提升國際影響力
全球化拉近中國與各國的距離,使中國積極投入世界事務之中,中國近年來致力參與國際性組織,如聯合國和世界衞生組織的工作,使得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顯著上升。除此之外,中國為了與世界接軌,陸續與不同國家和組織簽署國際公約,亦增加了彼此在不同範疇上的合作,為中國建立良好的國際形象。
宣揚中華文化
在全球化下,人和物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流動,促進了各國文化和思想意念的交流。中國可以透過大眾傳媒、互聯網、電影、體育等途徑,讓外國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和體會中華文化,為宣揚中華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b)參考以上的資料及就你所知,分析全球化為中國帶來的挑戰。 (6分)
農民生計受影響
在「入世」以後,中國承諾降低關稅以促進對外貿易。在低關稅政策的吸引下,已發展國家紛紛向中國大量傾銷農產品,嚴重打擊中國農民的生計。中國農民多為低下階層,既沒有現代化先進設備,也缺乏能力將農作物外銷。外國農產品在質優、價廉的優勢下,競爭力遠比中國本土農產品為高。面對外來強勁的競爭對手,中國農民並沒有還擊之力。
勞工權益受剝削情況嚴重
全球化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有利資金、商品及服務的全球流動,於是跨國企業可以建立全球的生產網絡。中國內地憑藉其低廉勞動力,吸引不少跨國企業將其生產外判給內地的生產商,以降低營運成本。
內地企業受到衝擊
中國「入世」前,內地企業如服務業、建造業一直受惠於保護政策,其營運水平較為滯後,未能與國外企業相比。因此當中國全面開放市場,國外企業紛紛進駐,傾銷外國貨品和服務,內地企業難免受到巨大的衝擊。
四、作答提示
1. 分題(a)是分析回應題,要求考生從資料中,分析全球化對中國的機遇。
2. 分題(b)是分析題,要求考生從資料中,分析全球化對中國的挑戰。
高中題
三、作答方向參考
(c)參考以上的資料及就你所知,建議中國應如何回應全球化的挑戰。(12分)
外交上
回應「中國威脅論」
為了回應國際上的「中國威脅論」,建立友好的國際形象,中國多次在國際場合上提出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方向,務求消除外國對中國的成見,強調中國無意作軍事擴張,只想專注經濟發展,成為經濟強國。在國際關係上,中國主張「和平崛起」、「和平發展」,強調要建設「和諧世界」。首先提出中國「和平崛起論」,強調中國在國際上會走一條奮力崛起而又堅持不爭霸的道路,提及「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實現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已加入130多個國際性政府組織,也簽訂了如《核武器不擴散條約》等267個國際多邊條約,積極地在反恐、防核擴散、維和、經貿、環境各方面與國際合作。
內政上
解決社會問題
全球化為中國帶來一連串的社會問題,如貧富懸殊、農村貧窮、勞工受剝削等,這些都需要政府制訂政策來解決。近年來,中央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開發東北和西部的措施,以拉近中國東西部的經濟差距,如投資西部的鐵路、公路、廣播電視等基礎建設。近年,政府亦致力加強扶貧工作,通過家庭寄養、社會託養、免費職業教育等方法,加強對貧困家庭子女的扶助,改善他們的成長環境。
培育人才
為迎接全球化的挑戰,提升中國的競爭力,人才的培育便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之—。在第十一個五年計畫中,教育方面便提出要完成「普及、發展、提高」三大任務,即加強農村普及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以及提升高等教育質素。
四、作答提示
1. 分題(c)要求較高,考生提出建議,並以相關概念作支持。考生務必留意,作答時,應包括探討中國在內政與外
交上可推行的策略。
文:李偉雄
(福建中學(小西灣)助理校長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