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罷課抗爭 是否徒勞無功?

2016.02.03
15066 15066

時事論壇

今日香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新聞事件

前教統局局長李國章獲特首梁振英任命為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任期由今年元旦開始,為期三年。事件引起部分港大學生不滿,於上月中下旬成立「罷課委員會」發動罷課,要求校委會回應「成立審視《香港大學條例》專責小組」等四項訴求,又舉行論壇、集會、掛黑紗、寫大字,希望喚醒更多同學關注事件。校委會在學生罷課一周後(上周二)開會討論訴求,僅通過成立沒有具體時間表的修例專責小組,令會議場地外集會的學生一度鼓譟,包圍會議場地,要求與校委會成員當面對話,多名校委會成員至深夜仍未能離去。期間,過百名警員一度進入港大校園,更與學生發生肢體碰撞,而李國章則在多名警員掩護下離開港大。







港大罷課委員會罷課宣言(節錄):
過往,一眾港大同窗為抵抗校外勢力干擾校政,遂訴諸靜坐、示威、公投,甚至圍堵衝擊等行動,但彷彿都徒勞無功。我們的反抗,也許未能在一時三刻撼動高牆半分;我們的反抗,在當權者看來也許不自量力。儘管如此,反抗的聲音絕不能就此消失,團結的力量絕不能就此潰散。改革校委並非易事,前路定必荊棘滿途。前路漫漫,罷課只是展示決心、喚起關注的首步。如魯迅所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請立刻加入我們,攜手以行動捍衞尊嚴。

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罷課對教學影響不大,我支持學生訴求,亦理解學生做法。現在同學間未必有很強共識,建議嘗試更多途徑表達訴求。罷課須有很高凝聚力及相當人數才有影響力,短期內作為一種表達訴求形式無可厚非,但長期來講或影響學業,我會協助罷課的法律學院學生補課。

港大校友、香港教育學院助理教授胡少偉:此舉明顯是想套用「佔中」模式佔領港大,將大學校園變成不可管治的地方,賠上罷課教職員和學生的學術前途,成為政治炮灰,而具有政治背景的學生就達到其政治目的。

港大校友、教聯會會長黃均瑜:罷課只能在港大校園造成風波,不會影響社會大眾。學生可以反映意見,但罷課後又可以怎樣?學生搞罷課,只會浪費學習時間,不希望學生將運動變得激進化,最終只會影響學生前途,甚至影響大學排名,搞死自己。

港大校友黃先生:校友關注組早前發起的公投,我每一次都會參加,但最後發現無濟於事。身邊很多校友雖對事件感到憤怒,但都認為反抗無用,放棄行動,但我仍會堅持表態及聲援學生行動。

參與罷課的港大學生梁芷萁:如果參與罷課的學生人數不多,對課堂運作影響有限;如果得到教職員配合罷課,影響會更大。

思考
有人認為罷課最終受害的,是參與罷課的一群,行動根本無法動搖位高權重的抗爭對象。你是否認同此說法?同學可從罷課背後的理念、具體影響等多個角度作思考。

載自2016年2月3日《S-file通識大全》

文:李煒汯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