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養不教,父之過」是否已過時和造就怪獸家長?

2016.01.12
14910 14910

題目
     有人認為,「養不教,父之過」這種傳統觀念不但已經過時,更是造就怪獸家長的原因,你同意嗎?

資料一
      沙田一家大型玩具店,昨發生「賊小孩」偷玩具疑雲!五名四至九歲男女童跟隨父母進入玩具店後,疑趁他們轉往附近商店購物,「無王管」擅自取去多款玩具在店外玩耍,被女經理發現報警。警員到場截查五名小孩,並警告十名疏忽看管子女的父母,將案件列作誤會處理。
      昨日是學校聖誕及元旦假期,不少孩子隨父母前往沙田新城市廣場一家大型玩具店,選購玩具或在內玩耍。昨午約四時,四名九歲女孩和一名四歲男孩隨家長入店後,十名父母疑轉往附近商店購物,獨留子女在玩具店,結果惹來大麻煩。
      目擊者稱,有女孩帶頭從店內取走多款玩具,包括日本卡通片《星光少女》系列玩具,以及水槍、小玩具車等,在店外拆開玩耍。女經理約十五分鐘後發現五人沒有成人陪同,懷疑偷竊,要求出示收據,眾童搖頭後,她即搜查各人背囊。此時,有女孩聲稱玩具是從附近文具店購得,女經理指責她講大話並報警。約十分鐘後,三名警員趕至向女經理、保安員及五名小孩了解。不久,眾小孩的父母折返道歉,並即時付款。警員對疏忽看管子女的父母口頭警告,又向孩子解釋不可以偷竊後了事。
摘自《星島日報》2015年12月30日A09

資料二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摘自《三字經》

資料三
      「怪獸家長」、「虎媽」等形容現今家長的管教模式詞語近年迅速冒起,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學者積極研究家長在子女的學習和成長上扮演的角色。
      結果發現,假如家長將自我價值建基於子女的學習表現,他們會較緊張子女在學校的表現,並會對子女施加更多壓力。比較二百多對美國白人、黑人及上海家長後,發現中國家長較美國家長更易傾向視子女的學習表現為其個人的成績表。她認為,可能由於受「養不教,父之過」的傳統思想影響,導致較多中國家長採用操控式的管教方法。
摘自《星島日報》2014年12月29日F01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養不教,父之過」是否過時?如何定義過時?
‧「養不教,父之過」與怪獸家長的行為有何關係?
‧孩子的教育應從何而來?

論點參考
中大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伍斐然
     與西方文化相比,大中華文化下父母更易將個人價值建立在孩子的表現上,即視孩子為自己的「成績表」,她估計與中國「養不教,父之過」的傳統觀念有關。

專欄作家 郭澤恩
      中國傳統兒童啟蒙教材《三字經》,內有名句「養不教、父之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應鼓勵小孩學習為自己的決定及行為負責,明確地給予勸導、獎勵及懲罰外,也須要讓小孩看見具體的示範,使他們有認同和模仿對象。適當的放手,讓小孩親身嘗試和累積經驗,能激發他們實踐的動力和提高自主能力,使他們將來有能力承擔更多責任,及願意自發行事。

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訓練總監 司徒漢明
       不排除小孩因貪玩和互相「壯膽」下偷竊,父母應灌輸「價值教育」,讓子女明辨是非。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不認為「養不教,父之過」這種傳統觀念已經過時,更不認同這是造就怪獸家長的原因。首先,雖說現今的孩子有足夠的機會去接受教育,然而如果父母沒有足夠的管教,小朋友仍有機會犯事,如資料一的小朋友正正是父母疏忽照顧,而令他們因貪玩和互相「壯膽」下行事,因此父母灌輸「價值教育」,讓子女明辨是非仍是十分重要。其次,「養不教,父之過」不一定是造就怪獸家長的原因,因為不少外國的家長,雖然沒有接受過「養不教,父之過」這種觀念影響,但仍會過度控制和管教孩子,這正正是一個反證,去證明「養不教,父之過」並不一定是造就怪獸家長的原因。

乙同學
       我認同「養不教,父之過」這種傳統觀念不但已經過時,更是造就怪獸家長的原因。首先,「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說話出自《三字經》,在《三字經》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不是每一個小孩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基本上,父母就是他們唯一的學習對象。但現今社會,每個小孩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因此這種觀念已經過時。而且,與外國對比,中國家長往往受這種觀念影響,父母視孩子為自己的「成績表」,因而產了過度控制,成為了怪獸家長而不自知。

 

 

 

文:Rya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