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未來長者生活靠政府還是子女?

2015.01.29
1481 1481

一、試題 (卷一︰資料回應題 )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A:香港人口年齡結構

 

2009

2019

2029

2039

0-14歲人口比例

12%

12%

12%

11%

15-64歲人口比例

75%

71%

63%

62%

65歲以上人口比例

13%

17%

25%

27%

 

資料B:香港退休保障

      學者周永新受政府委託,進行「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於六月提交了報告。報告指出2012年有近30萬名赤貧長者,即3位長者中有1位長者是處於貧窮綫下。

      因此,報告建議推行金額劃一的「全民老年金」,所有65歲或以上長者都可享有,不用入息審查,初步構思金額約3,000元,令全港長者即時有基本生活保障。社福界表示支持,認為可透過財富再分配幫助有需要長者。然而,商界和中產人士較關注「錢從何來」,有人認為要考慮政府的財政能力,並認為推廣養兒防老傳統觀念,才是理想的方法。事實上,即使不推行全民老年金,因人口老化而帶來的醫療開支,已足以令港府財政百上加斤,所以社會大眾必須慎思全民老年金的可行性。

(a)根據資料A,描述本港人口老化的趨勢? (4分)
(b)利用資料B解釋本港人口老化可能會帶來的兩個社會問題。 (6分)
(c)「 全民老年金比推廣養兒防老傳統觀念更能保障長者生活。」你是否同意這看法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8分)

二、作答方向參考
(a)根據資料A,描述本港人口老化的趨勢? (4分)
*0-14歲人口/新生人口:由2009年的12%維持穩定,至2039微升至11%
*15-64歲成年人口/勞動人口:由2009年的75%一直下跌至2039的62%,跌7%
*65歲以上人口/老年人口:由2009年的13%持續上升至2039的27%,升了4%
*勞動人口和老年人口比率在2009年是6比1,至2039年是2.5比1
*總括而言,人口老化日益嚴重/惡化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答案,均可得分。

(b)利用資料B解釋本港人口老化可能會帶來的兩個社會問題。 (6分)

資料B 

 說明  

  概念化

     2012年有近30萬名赤貧長者,即三位長者中有一位長者是處於貧窮綫下/沒有足夠退休金/ 家庭養老不行

      人口老化,長者日多,但基本生活沒有保障,生活於貧窮之中,生活質素偏低,社會上供養問題未解決

社會養老負擔

政府安老支出

老人生活質素

      人口老化而帶來的醫療開支,已足以令港府財政百上加斤

      人口老化,老人多病,或需療養,醫療開支上升,市民和政府負擔日重,長遠財政壓力,形成政府入不敷支/財政緊絀

醫療開支

醫療負擔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答案,均可得分。

(c)「 全民老年金比推廣養兒防老傳統觀念更能保障長者生活。」你是否同意這看法 ?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8分)

      全民老年金更能保障長者生活

  推廣養兒防老傳統觀念更能保障長者生活

‧ 就資料A,老人日多,新生人口不多,子女負擔重,難以家庭養老,須政府介入,提供老年金


‧ 就資料B,有30萬名赤貧長者,有了約3,000元全民老年金,金額充足,可應日常支出,保障生活


‧ 全民老年金是所有65歲或以上長者都可享有,不用入息審查,財富再分配,且即時生效,有用


‧ 養兒防老傳統觀念已過時,行之者少,故獨居老人多,見可行性低;但老年金即時和可行


‧ 養兒防老只靠子女自覺性,但今日社會孝道觀念不彰,個人主義盛行,難以推行,但老年金是中央政策,人人皆有,成效更高

‧ 就資料A,老人日多,新生人口不多,政府負擔重,財政上難獨力承擔,須家人付出和協助


‧ 就資料B,「錢從何來」問題未解決,政府財政百上加斤,民老年金不可行,早晚取消,難以保障老人


‧ 養兒防老傳統觀念合乎中國孝道精神,歷史悠久,港人易接受,可行性高,夠保障


‧ 現時提倡家居安老,提倡養兒防老,鼓勵家人在家供養長者,生活質素更高,比金錢支援好


‧ 養兒防老傳統觀念不但能保障長者經濟生活,也提倡子女關心,提升精神滿足,非老年金所能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答案,均可得分。

三、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今日香港  現代中國

關鍵概念

人口老化 人口結構 退休保障 老人福利 貧窮問題 財政支出 / 獨居老人 傳統孝道 養兒防老 制度養老 物質需要 精神支援

相關議題/新聞

     退休保障研究報告發表,指香港的人口老化持續,加上平均預期壽命世界數一數二,建議向65歲以上長者,提供穩定收入來源,免審查資產,每月發放老年金,但同時要開徵薪俸老年稅應付開支。外界一直擔心全民退保的可行性和持續性,報告亦顯示老年金至2026年開始入不敷支。

題型分析

(a) 屬數據分析題,考生須運用統計數據,找出數據展示的人口老化的趨勢,如不同年齡人口比例的增加或減少。

(b) 屬資料分析題,要求考生利用資料B作分析,解釋人口老化帶來的社會問題。考生須先略用資料,再在資料的基礎上作出合理推論,加入個人認識的事例或概念,分析人口老化對香港帶來的兩個負面影響。

(c) 屬評論題及暗比題,考問是否認同「全民老年金比推廣養兒防老傳統觀念更能保障長者生活」,一方面要求分析全民老年金在保障長者生活方面的局限和效用,一方面也要比較全民老年金和養兒防老觀念的異同,討論兩種方法的得失,從可行性、針對性、全面性等角度,在兩者之中作出取捨,達到多角度比較的要求。

 四、 作答提示

1. 回答(a)分題時,考生要注意題目關鍵詞有「趨勢」一詞,故本題須指出數據反映的走向,同學須運用「上升」、「下降」、「平穩」等字詞。此外,也要盡量全面運用資料,一方面橫向比較各年齡層的人口比例,也要縱向分析各年齡層中此消彼長的關係。

2. 在回答(b)分題時,同學務必留意提問用語是「利用資料」,所以考生提出的論點,都必須建基於資料B,做到從資料出發,其他跟資料無關的論點,一概不必交代。至於個人知識和概念,就應在解釋資料二涉及的論點時加以運用。再者,題目限制了答案的數目為「兩個」,考生必須注意。

3.( b)分題是公開試常見的題型,要求考生作出合乎邏輯的推論。面對這些推論題,同學宜先從題目或資料找出前提和結論,再在論證過程中做到層層推論,推論愈嚴密和仔細,表現就愈佳。

4.( c)分題是評論及比較題,考生須在「全民老年金」和「推廣養兒防老」之間作出選擇,比較兩者得失,做到正反立論和衡量比較。假如同學認為前者更有效,除申述前者的效能外,也要指出後者有所不及之處,反之亦然。

5.( c)分題屬跨單元題目,同學除了運用單元二今日香港有關貧窮問題和人口老化等概念外,也要運用單元三現代中國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和孝道的知識,兩者不可偏廢。

文:黃家樑 (恩主教書院通識科主任、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