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備戰文憑試──一孩政策

2015.12.16
14778 14778

中國實施一孩政策多年,最近終於放寬生育,容許每對夫婦生兩個孩子。這個極富中國特色的國策屬「現代中國」單元,與「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的主題非常配合,而衍生的問題則涉及「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同學預備這議題的時候,可從個人、家庭、社會三方面分析。

單元:現代中國+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Tips:過往題型參考
通識科過去四年的公開試及練習試題中,與現代中國單元有關的題目包括綜合國力、三農問題及遊客文明行為,並未觸及一孩政策,而2012年曾以人口統計為題,但都不是直指中國的計畫生育。

圖解議題



議題背景及討論重點

中國生育政策背景

針對人口膨脹帶來的壓力,中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推出「計畫生育政策」(俗稱「一孩政策」),規定每對夫婦只能生一個小孩,一旦超生,就會被罰款,甚至須繳交以收入倍數計的費用。

國家衞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內地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百分之33.4,下降到去年的百分之12.1。政策實施接近40多年來,衍生多樣問題,結果終於要作出重大的人口政策調整,兩年前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宣布實施單獨二胎政策(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然後今年10月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落實容許生育兩個孩子,意味中國實施多年的畸形政策正式全面取消。

一孩政策的影響

‧性別失衡在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下,男丁除了負責傳宗接代,對以前的農村社會而言,還可增加家庭的勞動力。自一孩政策實施以來,強迫墮胎和棄置女嬰的問題不斷,造成不少慘劇,而男性的人口不斷上升,女性人口下跌,性別嚴重失衡。長久下來,結果變成男多女少,適婚年齡者找不到合適對象。

‧家庭結構改變:一直以來,中國舊社會都是幾代同堂的生活,代表家族龐大,子孫繁多,不過在只能生一個的大前提下(超生須罰款),經過幾代演變,很多都由大家庭變成小家庭,家庭結構改變,傳統大家族不再有,親戚數目愈來愈少,將來一人供養父母的負擔會很重,壓力不小。

‧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老年人的比例急速增長,人口老化,導致勞動人口減少,經濟方面的競爭力減弱,不利國家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人口老化亦必然會令醫療和社會福利開支增加,政府必須好好規劃。

‧獨生子女問題:一孩政策下,家中獨生子女成為大人們的掌上明珠,加上近年中國經濟起飛,國民生活愈來愈富裕,給予子女的物質享受就更豐富,家長過分溺愛,人人變成小皇帝,令這班獨生子女普遍比較自我中心;沒有兄弟姊妹,不懂與人相處,而且事事都由父母安排,抗逆能力低。社會普遍擔心嬌縱的新生代是否有利社會的發展。

‧控制人口:
不能否認,實施一孩政策後,中國的人口增長減慢,算是達到控制人口的目標,同時紓緩了內地及全球糧食供應的壓力。而養育獨生子女在另一角度看,父母培育子女的精神和資源可以更為集中。

放寬政策效用成謎

放寬政策後增加人口和補充勞動力的如意算盤是否打得響,有待觀察。一孩政策實施多年,放寬政策後,出生數目能否追到老年人口數目,真正做到減慢人口老化?另外,隨着女性的學識和地位提升,在工作上有所追求,會否放棄職場而生育亦是未知數;而且現今社會生活指數提升,教養子女的開支不少,都會打擊生育意願。當初估計因政策放寬而帶來的經濟效益,如相關的嬰兒產品股價上升,後來發現年輕夫婦生育的意願根本不大,經濟利好都只是虛火一場。

至於勞動力補充方面,願意生育的多數是農村人口,如果不出城打工的話,對增加勞動力的幫助有限,對比其他發展,如科技研究及產業轉營,傳統的「人力」是否中國最需要?

取消一孩政策,好的影響是可以減低人口老化、增加勞動力、家庭結構得到平衡,包括紓緩男多女少的性別失衡及獨生子女的個人成長問題。但相反來說,從宏觀角度來看,如資源和糧食消耗、社會公共服務如醫療服務的承載力、養老問題等,政府將來在制訂政策時必須留意這些人口結構變化。







相關概念:計畫生育(Family planning)
計畫生育即夫婦打算生兒育女的數目,政府可以藉此方便控制人口,同時作出妥善的人口政策規劃。
聯合國說明,計畫生育方案的目標必須使夫婦和個人能自由和負責任地決定其生育數量,人口目標雖然是政府發展策略的一部分,但不應以指標或配額方式強迫推行計畫生育。
以中港為例,中國推行的「一孩政策」計畫生育屬強迫性;而香港家庭計畫指導會早年推出「兩個夠晒數」的口號則屬鼓勵性,希望市民響應。



相關新聞事件簿

2015年

10月31日
‧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10月30日
‧過去三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持續下降,已經影響經濟發展。雖然2014年開始實施「單獨二胎」政策,但是政策收效甚微,全面放開二孩,在一些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短時間內的效果就會顯現。

3月6日
‧「單獨二胎」政策實施一年來持續「遇冷」,之前預計全國每年將增加超過200萬新生兒,但截至2014年底,新增「二胎」僅47萬人,社會生育意願明顯低於決策者預期。

2014年

12月16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報告警告,中國正逐步踏入人口老齡化通道。但國家衞計委曾多次公開表示,暫無全面放開生育二胎的時間表。

6月13日
‧為求在「一孩政策」下「一索得男」,深圳等地有孕婦通過中介收集血液樣本,偷運至香港私人診所化驗胎兒性別,內地政府決意打擊。

3月28日
‧廣東有機構調查稱,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表示,如果符合條件,會選擇生二胎,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覺得一個小孩太孤單。

1月13日
‧內地放寬一孩政策,嬰兒用品商認為相對一綫城市,內地二三綫城市的嬰幼兒產品消費潛力較大。

2013年

11月27日
‧中國在1980年推出一孩政策後,生育率持續下降。平均每位女士一生生育孩子的數目,1970年是5.8名,1980年是2.4名,到了2000年是1.18名。

11月26日
‧一胎化政策是在內地總人口即將突破十億的時候推出,不過隨着推出「單獨二胎」政策,一孩政策使命已經完成。

11月9日
‧三中全會拍板去馬「單獨二胎」政策,市場預期可令嬰幼兒配方奶粉、奶製品、紙尿片、零食、嬰兒手推車個人護理產品在短期內受惠。

8月6日
‧內地勞動人口2012年下降300多萬,各界都呼籲要檢討或廢除「一孩政策」,國家計生委主任卻反對。如此緊張,主要是因為計畫生育,令他們有權徵收超生罰款,涉及龐大的經濟利益。

相關《通識大全》專題

‧開放二孩政策 解決社會問題?
http://bit.ly/1Ozzzf0

‧社會老齡化 勞動力告急!
http://bit.ly/1QgVitB

‧養兒 啃老?
http://bit.ly/1mcgwfO

‧代孕產子的道德爭議
http://bit.ly/1Z0Q3Qv

‧人口老化 性別失衡
http://bit.ly/1NX7sYq

‧中國勞動人口縮水
http://bit.ly/1HWfDlu

同學登入星島教育網(中學部)stedu.stheadline.com/sec/,按「熱門專題」,06 可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名師出題

Henry Law(威Sir)

英皇教育通識科補習名師(經驗專欄作家,以教授答題技巧聞名)
facebook Page:Henry Law LS @ KGE

資料A


資料B



資料C



卷一:資料回應題

(a)綜合資料A及B,指出中國目前的人口結構,並說明將會面對的社會問題。(5分)
(b)參考資料C,你認為有哪些因素影響中國人的生育意識?(6分)

卷二:延伸回應題

(a)你在多大程度認同中國應該全面放寬生育政策?(10分)
(b)除了放寬生育政策以外,建議一些中國政府可採用的方法以紓緩人口結構帶來的社會問題。(10分)

名師解題


卷一:資料回應題

(a)

(b)



注意事項

‧推論深度:留意第一題分為兩個部分,其一為描述人口結構,其二為分析社會問題,後者切忌只停於人口老化,應該深入推論至相關社會問題,例如醫療和福利開支增多。
‧全面分析:第二題應該根據資料C,指出兩名市民的意識反映甚麼考慮因素,切忌看到兩個市民則單純以為只有兩個因素。

卷二:延伸回應題

(a)

(b)



注意事項

‧多角度思考:生育政策不是單純關於社會和經濟方面,亦涉及政治層面,同時,學生亦可以運用時間思考法,分析短期及長期帶來的影響。
‧對焦推論:必須先指出相關社會問題,再逐一對焦分析,提出可行及有效的理據,解釋如何達致相關成效。

載自2015年12月16日《S-file通識大全》

文:ML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