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和瘦
2015.01.27大半時間她都朝天躺着,/泛黃,泛白,泛紫的一片汪洋;/她下牀,站起來,/肉一下子全墜在地上,/她小心彎腰,把它們拉起來/(有時候我幫她),/像拉上一襲縐紗的衣裳(《亡妻,Z,和雜念》頁34)
近日在澳門購得邱剛健的詩集,值得介紹給大家。他同時是一位電影導演,編過《投奔怒海》、《烈火青春》、《胭脂扣》等多部著名香港電影。這首詩叫做〈肥〉,說是邱剛健被一位朋友問到為何喜歡肥女人,便用這詩回答。
現代人受到傳媒影響,被明星和纖體公司的宣傳局限了眼界,認為瘦才是美,肥的女人不美,這類單一的審美觀,其實對寫作無益。做創作的,正是要發現別人看不見的美。不只是肥和瘦,其他的事物和價值,都要用心去觀察和感受,不宜人云亦云,盲目跟從單一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邱剛健又怎樣寫肥呢?他用了三個方法,一是比喻。他把女人的肥肉比喻為海:「泛黃,泛白,泛紫的一片汪洋」;又比喻成衣裳:「像拉上一襲縐紗的衣裳」。他沒有說汪洋和縐紗的衣裳是美的,而是交由讀者感受。海一個是宏大的比喻,強的、有震撼力的,而縐紗的衣裳則是弱的、精緻的。兩者互補。
其次,他在詩中描述日常、微細的動作,例如寫肥女人睡覺:「有時候她在牀上轉側,/肉唰一下從牀的中央晃到牀的左方;/肉唰一下從牀的中央晃到牀的右方」,還有「她下牀,站起來,/肉一下子全墜在地上,/她小心彎腰,把它們拉起來/(有時候我幫她),/像拉上一襲縐紗的衣裳」,這些詩句告訴我們,美,還有從美而來的情趣和可愛之處,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在生活裏。
最後,他寫肥的美和可愛,也不忘瘦,詩末他說女人「沒有一個是不奇妙可愛的」、「我也喜歡瘦女人和她們的骨頭」。美是包容的,不同的美非對立的;創作者也是如此,要學會欣賞不同的美。
文:可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