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官捐贈率低 教育推廣勝強制
2015.11.19一、試題 (卷一:延伸回應題 )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資料A 香港醫院管理局人體器官 / 組織捐贈用作移植宗數及等候人數
器官/組織 |
2008 |
2010 |
2012 |
2014 |
等候人數* |
腎臟捐贈^ |
77 |
81 |
99 |
79 |
1965 |
肝臟捐贈^ |
68 |
95 |
78 |
63 |
98 |
心臟捐贈 |
6 |
13 |
17 |
9 |
28 |
雙肺捐贈 |
1 |
2 |
3 |
4 |
22 |
*截至2014年12月31日 ^數據包括遺體捐贈及活體捐贈
資料B
本港每年約有八十至一百具遺體適合做器官捐贈,當中約有四至五成家屬同意捐出器官。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兼器官移植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張偉麟指出,「留全屍」的傳統觀念佔不捐贈原因的六成五,其次是家人不知死者的捐贈意願。衞生署調查指,約六成半港人願意捐出器官,不過大部分都沒有跟家人討論。
摘錄自2015年10月12日《星島日報》
資料C
六名獲得器官捐贈的港人,今年代表港隊出戰阿根廷第二十屆「世界移植運動會」,奪得四金、一銀及十三銅,為歷屆之冠。爭得乒乓球單人銅牌,現年三十三歲的葉仲恩今天生活幸福美滿,全靠十八歲時獲合適腎臟,擺脫「活死人」的生活,「現在每日都值得慶祝」。
摘錄自2015年10月5日《星島日報》
資料D
目前香港採用「告知同意」(opt-in)的器官捐贈政策,市民在生前主動填寫器官捐贈表格或到網上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登記。
另一種可行制度是「預先默認同意」(opt-out),預設市民同意在去世後捐出器官,反對的市民須於生前主動提出拒絕捐贈,否則若病人在身故時的狀況和條件合適便有可能自動成為器官捐贈者。
「有償捐贈器官」亦是方案之一,顧名思義,就是說願意捐出器官的市民可得到象徵性的獎勵,美國部分地方亦採取這做法。
摘錄自2015年11月5日《星島日報》
問題
初中題(數據題 + 成因題)
(1)參考資料A,指出及解釋香港器官捐贈的現況。 (4分)
(2)參考資料B及C,你認為有甚麼因素影響香港人選擇是否捐贈器官? (6分)
高中題(卷二:延伸回應題)
(1)評估資料D三項建議在香港推行的成效及可行性。 (10分)
二、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
今日香港、公共衞生 |
關鍵概念 |
器官移植技術、器官捐贈、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死囚器官使用、器官買賣、告知同意、預先默認同意、推定同意、有償捐贈器官、中國傳統觀念、孝道、人權、道德、器官移植旅遊 |
相關議題/新聞 |
1. 2015年10月28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回應議員提問,指對於應否在立法層面強制器官捐贈有所保留。 2. 2015年10月7日一名患上肺血壓高而病危的十九歲少女未等到有合適的肺臟可供移植便病逝。 3. 2015年9月2日盧寵茂醫生透露有幾位腦死亡病人的肝臟適合移植,惟由於種種原因或家屬不願意而無法進行手術。 |
題型分析 |
a. 初中題:第一題訓練學生閱讀數據能力,要求學生從數據之中提取相關資訊,並且加以概念化回應題目;第二題訓練學生分析成因能力,提問用詞是「甚麼因素影響」,因此必須多角度思考,提出不同因素回應題目。 b. 高中題:屬於政策評估題,雖然題目未有清晰要求學生交代立場,有別於「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的提問方法,但是學生仍然可以在客觀評估三項建議後,衡量成效和可行性得出結論,指出哪項建議較為合適香港推行。 |
初中題
三、作答方向參考
(1)參考資料A,指出及解釋香港器官捐贈的現況。 (4分)
分析技巧 |
數據閱讀 |
概念化回應 |
先橫後縱 |
先橫:每項器官捐贈的人數起伏不定 後縱:2014年肝臟的捐贈數字更創新低 |
港人捐贈意識低落
|
先局部後整體 |
局部: 腎臟捐贈2014年的捐贈與等候人數相差近25倍,最少相距的肺部移植亦相差18宗。 整體: 所有器官的捐贈與等候人數都存在龐大差距 |
器官捐贈供不應求 器官短缺問題 |
(2)參考資料B及C,你認為有甚麼因素影響香港人選擇是否捐贈器官? (6分)
因素 |
資料運用 |
推論回應 |
中國傳統觀念 |
資料B:「留全屍」佔不捐贈原因的65% |
反映香港人仍然存在中國傳統思想,例如「身體髮膚,受諸父母」、「死後留全屍」等觀念,認為器官摘除不尊敬和冒犯死者,因此拒絕捐贈器官。 |
同理心 |
資料C:獲得器官捐贈的港人可「重生」 |
可以推斷部分港人基於同理心選擇捐贈器官,由於新聞報道、學校教育和政府宣傳強調捐贈可以救人,潛移默化和社教化的作用下,部分港人同意捐贈。 |
四、作答提示
1. 初中學生宜多做數據訓練,學習數據分析、歸納和比較等技巧。以第一題為例,學生必須具體演繹資料,例如分析捐贈宗數與等候人士的差距,並非純粹指出存在差距,而是提出相差倍數。
2. 習慣運用概念回應題目,達到「一針見血」的效果。以第二題為例,部分學生只會直接抄錄資料:「留全屍」,然而,「留全屍」只是個別觀念,應該加以延伸至「中國傳統觀念」,包括重視孝道和尊重死者等觀念。
高中題
三、作答方向參考
(1)評估資料D三項建議在香港推行的成效及可行性。 (10分)
建議 |
角度 |
成效 |
可行性 |
「告知同意」 |
正面 |
簽署捐贈人士均為自願性質,避免道德爭拗。 |
目前香港正在實施,配合媒體宣傳,未見阻力。 |
反面 |
部分港人未必知悉簽署途徑和機制,直接減少捐贈數字 |
機制必須家屬同意,家屬反對直接令到機制失效。 |
|
「預先默認同意」 |
正面 |
即時增加器官捐贈名單,令更多缺乏簽署捐贈渠道的港人納入名單。 |
港人普遍富有同理心,公民意識較高, 尤其年輕一輩接受西方思維,較少反對聲音。 |
反面 |
可能大部分港人抗拒捐贈,主動提出拒絕捐贈,降低政策成效。 |
涉及人權爭議,亦未必符合香港人的文化風俗,因而引起不同人士反對。 |
|
「有償捐贈器官」 |
正面 |
提供經濟誘因,例如直接金錢獎勵可以令到捐贈人士大幅贈加 |
政府只須明確獎勵項目,強調獎勵目的在於鼓勵性質,從而減少阻力。 |
|
獎勵性質及內容未必吸引,直接影響政策成效。 |
部分人士會基於道德角度反對方案,因為間接鼓吹器官買賣,以及物化人體器官。 |
四、作答提示
1. 正反申述:「 評估題」講求客觀分析,因此必須正反申述。以「有償捐贈器官」為例,部分學生較容易側重描述政策的正面成效,忽視可能失效的原因,包括獎勵內容未必吸引或宗教道德的觀點。
2. 實事求是: 留意題目並非純粹要求學生分析三項建議,而是強調「在香港推行」,故此必須建基於香港的實際情況,分析建議的成效和可行性,例如評估「預定默認同意」機制,反面理據可以提出香港人仍然存在傳統中國觀念,阻礙可行性,正面理據則指出年輕一輩接受西方教育,較容易接納方案。
文:Henry Law (英皇教育通識科補習名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