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取消一孩政策,對中港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2015.11.24題目
有說「中國一孩政策取消,對中國及香港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你認同嗎?
資料一
國家衞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在周末期間訪港,與特首梁振英及食衞局長高永文會面,並續簽兩地有關醫療衞生的合作安排。高永文指內地取消一孩政策,暫不會對本港的限奶令或限制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的政策造成影響。
高永文又指會上有討論內地取消一孩政策的影響,他指這措施對國內人口結構很重要,因為可保證有足夠的生產力和勞動力,但在可見的一段時間對本港的限奶令及「零雙非」政策沒有改變。
摘自《星島日報》2015年11月2日A06
資料二
「堅持計畫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昨天發布的《決定》,宣布這一人口與生育政策的重大調整。媒體人王小建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向在海外工作的妻子傳遞了福音:「老婆,我們可以生二胎了!」
一九七八年以後計畫生育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城市實施一孩政策。因應現實,計生政策不斷調整,二○一一年,「雙獨二胎」(夫妻雙方都為獨生子女,可生二胎)政策已經覆蓋全國。
然而,「未富先老」、勞動力短缺、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問題日益嚴峻。各界開始呼籲從「雙獨二胎」轉向「單獨二胎」(夫妻雙方一方為獨生子女,即可生二胎)。據悉,今年中國老年人數量將超過兩億。
摘自《星島日報》2013年11月16日A06
資料三
雖然這項政策能夠成功控制中國的人口急速上升,但政策背後其實要負上沉重的代價,而且後遺症也開始浮現出來了。
所謂後遺症,主要有兩點:第一,人口嚴重老化;第二男女比例失衡。據統計,若果繼續執行「一孩政策」,到2020年以後,每年將減少相當於1,000萬人的勞動力,而60歲以上的人口有可能達到總人口的20%,8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更有可能達到5%以上!如果中國的人口真的是這樣地急速老化,它所帶來的影響肯定會阻礙中國未來的發展。
另外,由於傳統的重男輕女觀念無法改變,導致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目前在中國適婚的男性數目遠高於適婚的女性數目,導致很多男性找不到結婚對象,相信這問題是國家未來急需要解決的。
摘自《星島日報》2013年2月1日J88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中國的人口結構狀況如何?
‧取消一孩政策的原因是甚麼?
‧人口大量增加對中國和香港未來的發展有何影響?
論點參考
知名商人 施永青
以前,中國是農業國家,絕大部分人是農民。農民耕田要靠勞動力,生多幾個孩子落田幫手,就可以增加家庭的收入,令家業興旺。所以大家都想百子千孫,但今天中國已城鎮化,超過一半人口已入住城市。在城市工作,靠的是巧度,不再是力度。生多幾個孩子,如果培養得不好,只會造成負擔,對增加家庭收入沒有幫助。相反,如果要培養好子女,須花費的成本就很大,不是人人負擔得起。所以大家都採取貴精不貴多的策略,只生一個起兩個止。
專欄作家 任日言
香港實施「零雙非」前,不少受一孩政策影響的內地孕婦選擇到香港產子,二孩政策將減少她們來港闖關產子的誘因。但深圳等較富裕地區,或因有關政策增加嬰兒人口,對奶粉等嬰兒產品需求將會增加,會否成為水貨客虎視眈眈的市場?香港實不能以事不關己的心態面對。
專欄作家 李兆富
在未來廿年,中國將會是世界上老化得最急速的國家。有估計指,放寬一孩政策,每年可以為中國額外增加八百萬人口。不過,沒有人知道這個效應,可以維持多久,所以已經有人提出,政府應該提供定向福利鼓勵生育。對不起,我只能說這些人的思維,實在太過膚淺。要限制生育容易,鼓勵生育困難。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認同「中國一孩政策取消,對中國及香港社會帶來正面影響」。首先,根據統計,中國正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取消一孩政策絕對有助紓緩。其次,人口增加,變相有助增加生產力和內需,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所幫助。再者,中國人口增加,人才或許亦有增多,若流入香港的話,將有助解決香港出生率低的難題,對香港的長遠發展也是一件好事。
乙同學
我不認同取消一孩政策,會對中國及香港社會帶來正面影響。首先,人口增加,對房屋和社會福利的需求絕對會帶來壓力。其次,嬰兒出生率激增,對嬰兒產品的需求自然增加,很大機會令香港的水貨問題更加惡化。現時水貨問題在香港已經帶來很劇烈的社會矛盾,如今中國一孩政策取消,如果香港政府不檢討和解決水貨問題,相信問題將會愈來愈嚴重,有機會為香港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