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茶
2015.11.03說「下午茶」,先從「下午」說起。從正午十二點到日落的一段時間,叫做「下午」。這是《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的解說。在「下午」詞條下,沒收錄「下午茶」,期盼今後第7版的詞典,考慮增收「下午茶」一詞。
「下午茶」這種生活方式,很有港英時代的特色。在過去的歲月裏,政府部門放所謂「三點三下午茶」,是不成文的規定。追源溯流,下午茶來自英國,英國人享用下午茶,有一套規矩,一板一眼,絕不含糊。前新聞主播方健儀重遊英國,「日日歎英式下午茶」(《頭條日報》2015年9月1日)。
英國人喜歡喝茶是世界有名的,英國的「下午茶」(afternoon tea)更是名聞遐邇。台灣美食家韓良露在《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有這樣的評說。她提到,英國人一般早餐都吃得很豐盛,中餐卻很簡單,下午時間,家庭主婦準備了一些簡單的三明治(粵語音譯為三文治),像黃瓜(粵語說青瓜)三明治、奶酪(粵語說芝士)三明治。國家主席習近平國事訪問英國,在一個晚宴場合,他提到,中國是茶的故鄉,英國則將下午茶文化發揮到極致。
作為美食家的韓良露旅居倫敦五年,對英倫飲食文化體會深刻。她記述,有的家庭還是嫌High Tea費時,就以Cream Tea代替。Cream Tea簡單多了,除了奶茶外,只要準備司康(scone)和鮮奶油、果醬即可。又如,英國人喝下午茶時,到底在茶杯裏先放奶,還是先倒茶,也是個大學問。
具港英時代特色
英國人統治香港150多年,「下午茶」也在香港落地生根。奶茶經過港人的創新和改良,創造出新搭配、新口味。英式奶茶,茶味較淡;港式奶茶,混合多種茶葉(用布袋或棉紗網承載),經多次沖泡,味道濃郁,形成自己的特色,所謂「絲襪奶茶」(布袋狀如絲襪,故稱)。香港茶餐廳主打奶茶(配菠蘿包,一絕),講究茶和奶的黃金比例,以及茶的溫度:不宜高溫,也不宜溫溫吞吞,據說,以60度為佳。承載奶茶的杯子,也很講究,必須是廣口瓷杯,當呷(xiā)一口奶茶後,有「掛杯」的效果。一些快餐連鎖店,改用塑料杯,或者使用不鏽鋼杯,差遠了!不把奶茶當回事。在美食家眼裏,沖泡再好的絲襪奶茶,沒用上合適的杯具,也是徒勞。港式茶餐廳,港式奶茶,是港人的共同回憶,是港人的美食地圖,當然,也是香港地道飲食文化的圖騰,歷久不衰。港式奶茶走出香港,在北京,就有茶餐廳標榜港式奶茶,以作招徠。我在北京喝過,不怎麼樣。在台北,台大附近夜市有港式奶茶餐廳,賣新鮮出爐的菠蘿包,可惜,做不下去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很有道理。
上文說過,英國人喝奶茶,放茶放奶有先有後。韓良露告訴我們:中下階級多半喜歡先放奶,後倒(dào)茶;中上階級則先倒茶,後放奶。她還提醒我們,到英國人家裏喝下午茶,「要在下午五點半以前告辭」,否則就失禮了。
考考你
你接待內地到港訪問的同學,一同到茶餐廳吃下午茶,體會香港的飲食文化。以下是餐牌(菜單)的食物名稱,給他們當翻譯:
粵語說法 |
普通話說法 |
豬扒包 |
|
雞翼粟米 |
|
雞髀豆冰 |
|
油占多 |
|
答案
粵語說法 |
普通話說法 |
豬扒包 |
豬排包 |
雞翼粟米 |
雞翅膀玉米 |
雞髀豆冰 |
雞腿紅豆冰 |
油占多 |
奶油果醬烤麵包(烤過的麵包片, 英語toast,香港音譯多士,台灣音譯吐司或土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