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怪獸家長與港孩

2015.11.04
14504 14504

備戰文憑試

明年應考文憑試通識科的同學,相信已進入備戰狀態,開始溫習過去的通識議題。《通識大全》將會一連十一周推出「備戰文憑試」系列,精選六大單元中十一個熱門恒常議題,重點整合主要的討論和爭議點,釐清關鍵概念和涵蓋的基礎知識,並邀請通識科名師擬訂模擬試題,幫助同學熟習考試題型和掌握作答要訣。

今期由切身議題開始,探討近年話題不斷的怪獸家長現象。怪獸家長是個負面標籤,須留意議題背後涉及哪些具爭議的社會價值觀。除此之外,怪獸家長和港孩問題往往被相提並論,兩者的因果關係宜並列探討。

今日香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Tips:過往題型參考
過去四屆文憑試及練習卷均未有問及怪獸家長及港孩現象的題目。

圖解議題



議題背景及討論重點

怪獸家長現象︰

‧過度保護︰
對子女照顧周到,全權安排子女的起居生活、學習選科、課外活動、交友、升學,甚至職業選擇。

‧子女利益至上:不管對錯,事事投訴。

‧學業至上︰
要求子女學業為先,毋須做家務,生活大小事均由家人(或工人)代勞,並會以物質滿足子女,換取他們的合作。

‧贏在起跑綫︰
不理會子女的興趣或志願,安排子女參加不同的補習班和興趣班,學齊十八般武藝,務求要比別人起步快。家長過分看重子女的成敗得失,把子女的表現當成自己的成敗。

衍生現象︰港孩問題

‧港孩受父母過度保護,令人格發展不全面,經常被詬病的特徵有「三低」(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抗逆力低)、「六不得」(餓不得、飽不得、熱不得、凍不得、累不得、辛苦不得)和「高分低能」(考試高分,但處理能力低下,尤其是情緒智商和抗逆力方面)。

怪獸家長成因︰

‧少子化︰
昔日家庭有多名子女,隨着少子化時代來臨,現今的核心家庭大多只有一至兩名子女,新一代父母可集中心力和資源照顧子女;現代家庭物質生活豐盛,父母有能力讓子女在豐饒條件下成長,容易傾向過分溺愛子女,總想將最好的給予子女,把對子女的愛,變成無微不至的全方位照顧。

‧消費者心態︰
消費主義盛行,部分家長習慣以消費者心態看待教育,會以「顧客永遠是對的」的心態,向學校提出無理要求,加上「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的風氣增強,助長了家長的投訴文化。

‧家長社經地位提升︰
這一代家長有較高的教育水平和經濟條件,對教育有自我一套見解,傾向不信任學校,質疑教師的權威。

‧教育商品化
教育市場為迎合家長需要,湧現各式幼稚園、小學面試訓練課程,強化家長的競爭心態,令他們有揠苗助長的傾向。

‧功利心態︰社會趨向功利,在望子成龍的心態下,家長只會看重子女的分數、名次、獎項,相對不重視品行道德,或認為教育子女品德,是學校的責任。

怪獸家長的影響︰

‧阻礙子女身心成長︰家長過分保護,可能令子女產生過分依賴家庭,無法自立,影響個性發展,削弱社交能力發展,出現港孩問題,例如遇事只會求助父母,自理能力低;以為別人的協助是應分,性格因而變得自我中心,不懂珍惜和尊重別人。

‧過度干預學校事務︰怪獸家長維護子女心切,往往不講理,事事向學校投訴,甚至強出頭以包庇子女的過錯,造成教師和學校的壓力,過度干預學校事務,令學校難以發揮育人功能。

‧過度競爭的風氣︰父母不惜一切要令子女贏在起跑綫,背後反映家長和學童都有輸不起的競爭心態,將會進一步強化不健康的競爭風氣,令社會發展更趨向急功近利,形成惡性循環。

‧衍生其他社會問題︰怪獸家長現象衍生港孩問題,家庭問題將演變成更多新世代的社會問題。當缺乏自理能力和抗逆力的年輕人長大後,嬌生慣養、缺乏主見、易鬧情緒、生活態度消極被動、依賴別人等個人問題,便會在家庭、交友、婚姻、工作等等方面,衍生更多社會問題。

相關概念:怪獸家長與直升機父母
怪獸家長一詞源於日本,指那些過分溺愛子女的家長,事事為子女作周全安排,不惜為子女利益,向別人強加無理要求,例如對學校的安排指指點點及強出頭。怪獸家長對子女的表現期望過高,由於過度看重他們的成敗得失,往往忽略教育子女待人接物方面應有的態度。
家長過分介入子女生活有其代價,最普遍的影響是子女難以形成獨立人格,身心無法獲得全面發展,成為「高分低能」的港孩。
直升機父母一詞源於美國,原指911事件後,家長恐懼子女遭到綁架,終日提心吊膽,因而要時刻偵查子女行蹤,猶如直升機般,在子女頭上盤旋。
後來直升機父母用以形容過分關注子女一切的家長,保護過度,令子女缺乏面對困難的能力。



相關新聞事件簿

2015年

10月︰
‧中大舉辦入學資訊日,有家長帶同中三子女到場,為中四選科作準備,認為若到中六才了解便會太遲。
‧怪獸家長帶女兒求診,要求護士試飲藥水。
9月︰
‧有家長花三千萬置業,方便子女入讀名校區。
7月︰
‧中一派位註冊日,有家長為求讓兒子入讀Band 1名校,擅自塗改派位證上的中學校名,企圖蒙混過關。
‧中五女生宿營時堅拒自己盛飯,指父母在家教導,盛飯是工人的工作。
5月︰
‧有學前面試訓練班推出招生廣告,以一張哭泣女童的大特寫招徠,其中廣告語句「你不愛競爭?但競爭會找上你!」針對家長「贏在起跑綫」的心態,引起全城熱議。
3月︰
‧一名參加校際音樂節鋼琴比賽的小學生,因為疏忽沒有帶齊所需文件被拒入場,其母親情急下要他在評判面前下跪,冀評判可以酌情處理。

2014年
11月︰
‧有百貨公司收到顧客意見,要求取消位於一樓的電子遊戲機,因為遊戲機對小朋友太吸引,會影響學習。
6月︰
‧調查發現,三成半家長為子女報讀四個或以上的興趣班,一成半搬入名校網,提高入學機會。調查同時發現,三成半家長的子女,每天平均遊戲時間少於兩小時,三成人更少於一小時。

2013年
4月︰
‧調查發現,七成六小學生不能獨自換衣服、六成人不懂自己洗澡、四成父母會以金錢利誘子女做家務。

2012年
4月︰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歸納出十大港童(小學至初中學童)無禮行為,當中八成二的學童不會向長輩或家傭說「唔該」;九成四學生會衝入車廂霸佔座位;七成二學生收到禮物時甚少主動道謝。六成八家長表示子女表現無禮時,不會糾正或責罵;五成人認為教育子女禮貌是學校責任。

2011年
10月︰
‧有家長代子女出席大學的入學資訊日,自己動手做實驗並把過程拍下,讓沒有前來的子女可以細看。
7月︰
‧一名小學生當街大罵父母,甚至粗言相向。事件被網民拍下並以「大埔超級城無禮小學雞當街鬧父母」的標題上載網上,引起全城熱話。
5月︰
‧地產代理指,現時近一半年輕置業人士,都由父母付首期,父母一代人供兩代樓的情況愈見普遍。
1月︰
‧社署檢討兒童死亡個案委員會分析兩百多宗兒童死亡個案,認為不少年輕人在溫室長大,在父母寵溺下出現各式「公主病、王子病」,青少年的抗逆力轉差,當受到挫折,便輕易以尋死解決。

2010年
12月︰
‧英國倫敦大風雪,上千香港留學生滯留希斯路機場,學生須要席地而睡,身在香港的家長心急如焚,狠評政府反應緩慢,要求派出專機接學生回家,又指航空公司麻木不仁。有受訪學生經此一役後,表示不想再回英國,被批評是無法面對困難的「港孩」。

相關《通識大全》專題

‧怪獸家長 為誰辛苦令誰忙
http://bit.ly/1kdxJEp

‧贏在起跑綫上?
http://bit.ly/1WjtnNj

‧港孩何來? 家長問責!
http://bit.ly/1MWaW78

‧探討 港童催谷成長現象
http://bit.ly/1LDYvPt

‧虎媽媽育兒戰歌 中西激辯
http://bit.ly/1LZBTXK

‧探討「港孩」的社會現象
http://bit.ly/1LZBSmI

名師出題

Henry Law(威Sir)
英皇教育通識科補習名師(經驗專欄作家,以教授答題技巧聞名)
facebook Page:Henry Law LS @ KGE

資料A
節錄自《星島日報》2015年6月12日專欄文章
學生還未考完試,已經有家長為了子女可以在補習社報讀暑期課程,而要通宵輪候。看到莘莘學子連暑假也沒有喘氣空間,真是為他們感到難過。因為社會競爭激烈,因此家長擔心孩子的前途,希望他們書念得好,文憑試考得好成績,升上名牌大學,最好選讀專業科目,之後能考取專業資格,以後搵食也容易一點。這其實也是一片用心良苦。這種望子成龍的心態,貫穿孩子由幼稚園到大專的學習之路。學生長期活在焦慮與壓力的陰影中,被一次又一次的考試篩選、淘汰。成績不好的,固然缺乏自信,自我形象低落;成績好的,也不見得擁有正面積極的個人形象和人生觀。

資料B
節錄自《星島日報》2015年10月14日專欄文章
臉書中看到一篇題為「九十後教師決戰怪獸家長」的文章提到一名任職高級公務員的父親,投訴學校沒有為學生制定文具清單。
家長的處事態度阻礙學校運作之餘,亦對子女產生負面影響。由於部分家長有不錯的學歷水平,其職業工作亦屬服務市民,受到社會的尊崇;正因如此,子女自會認為家長的處事是合理和可信,自然便有所參考和依從。另外亦影響學童的培育與成長。攜帶甚麼文具返校上課,看似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實質上亦有其具體的意義,最基本是培育學生的責任感和自理能力。

資料C



資料回應題

(a)
描述資料C漫畫反映的社會現象,並運用資料A指出及說明現象的成因。(6分)
(b)「溺愛型或專制型管教模式都會對子女成長造成負面影響。」資料A和資料B如何支持這說法?(8分)

名師解題
(a)
◆從資料C可見,社會現象包括投訴文化、怪獸家長和港孩現象。「1969」到「2009」反映時代變遷,成績欠佳的責罵訴對象亦由子女變成教師,反映家長將學生成績表現歸咎於教師身上,質疑教師的專業教學和批改。
◆參考資料A,導致怪獸家長出現的成因包括社會競爭風氣旺盛和家長心態。
◆資料A指出「社會競爭競烈」,由於香港實行應試教育模式的教育制度,致使學生於不同階段都必須面對競爭,例如中學文憑試「一試定生死」,決定學生能否升讀大學,從而鼓吹家長的催谷心態,為子女安排密密麻麻的學習課程,亦凡事都講求和保障子女權利,形成過分保護的情況,正正可以解釋資料C怪獸家長的現象。
◆資料A亦指出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反映家長深明社會競爭文化,擔憂子女「輸在起跑綫上」, 希望子女可以入讀名牌學校,因此為子女報讀多元化的課外活動,亦極為關注及擔憂子女表現,所以出現資料C因為成績向學校投訴的現象。
(b)
◆資料A從心理壓力和自我認知兩方面支持專制型的管教模式對子女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資料B從價值觀和生活技能兩方面支持溺愛型的管教模式對子女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注意事項/答題陷阱/常犯錯誤
‧(a)題必須先描述社會現象,再分析成因。分析成因必須建基資料A,從資料A的內容延伸至不同分析角度。
‧(b)題留意是「資料A和資料B如何支持」,因此毋須個人立場,只要分析資料提出甚麼論據支持命題。

延伸回應題

(a)
你認為有哪些因素形成香港教育的投訴文化?(8分)
(b)你在多大程度認同家長期望及要求是青少年壓力的主要來源?解釋你的答案。(12分)

名師解題
(a)

(b)


注意事項/答題陷阱/常犯錯誤
‧(a)題分析因素有別於分析成因,因素屬於可變項,例如教育制度屬於因素,而老師表現差劣屬於成因。
‧(b)題由於要求學生評論家長期望是否青少年壓力的「主要來源」,所以必須通過比較判斷主要性質。

載自2015年11月4日《通識大全》

文︰何美樂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