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香港旅遊業前景
2015.01.27題目
試就旅遊城市的吸引力,分析香港旅遊業的發展前景。
資料一
去年政府為全港十八區每區預留一億元撥款,推展「社區重點項目計畫」,雖然十八區已「交功課」,但近年工程成本不斷上漲,一億元完全不夠用。目標打造港版「築地市場」的南區,就預料改動項目設計,將貨就價,同時招攬合作夥伴承擔工程費用。預料下年正式起動興建,擔心工程成本按年急升,最終亦要面對超支問題。觀塘區議會面對嚴峻的超支危機,同區音樂噴泉的四千多萬元項目工程,造價極大機會衝破一億元上限。
摘自《星島日報》 2014年6月18日 A18
資料二
旅遊發展局指愈來愈多遊客對本港綠色旅遊感興趣,去年更有多達三成的過夜長途旅客曾到訪離島。該局連續第六年舉辦「郊野全接觸」活動,今年特別印刷了六萬本遠足及單車遊指南,向遊客推薦七條登山遠足徑和一條單車遊路綫等郊遊路綫,當中包括三條新推介路綫,包括東平洲、塔門和蒲台島,為遊客介紹特色離島旅遊資源。
摘自《星島日報》2014年12月3日 A10
資料三
●東京的築地市場(左),是遊客必到的旅遊景點。
小組討論
試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每個同學輪流發言1分鐘,然後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0分鐘。
討論點
‧香港有何獨特吸引力的地方可發展成旅遊景點?
‧旅遊城市具體甚麼條件?
‧亞洲地區發展旅遊景點有何值得參考的地方?
論點參考
旅發局主席 林建岳
增加景點,例如發展大嶼山等地,疏導旅客。旅發局近年亦一直投放資源,於新興地方如印度、俄羅斯等國家宣傳香港。旅發局現正與廣東省和國家旅遊局商討「一程多站」,將香港景點擴展至廣東省,吸納更多長途客。
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院長 宋海岩
旅遊形象是推動旅遊業的鍋爐。旅遊業能將一個地方的地理、經濟、政治、文化共冶一爐,既反映了當地人及外來人對這個地方的看法,同時影響將來這個地方跟外國的關係,一個地方的旅遊形象會直接影響旅客的期望。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系 彭麗君教授評估訪港旅客對六項旅遊相關行業的滿意程度,包括旅遊景點、交通、出入境部門、酒店、零售及餐飲行業,當中分數最高的為旅遊景點,達79.27分,其次是本港交通,而累計2009年至2013年的評分,旅客對香港交通的滿意度分數仍是最高,平均達78.28分。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旅遊業不是單次消費服務,要延續香港旅遊發展,必須理解旅遊城市對旅客的吸引力,檢視有否充足配套吸引遊客重臨。雖然研究指訪港旅客對香港旅遊景點的評分最滿意,但我認為仍有必要加強各個景點的吸引力,如大嶼山除了大佛、昂坪360觀光外,亦可以發展另類非主流的景點。即綠色旅遊及旅遊深度行的概念,香港既然擁有美麗的山水風景,郊野公園佔地大而廣,應好好利用地理資源,培訓綠色旅遊專員,才能享有本港永續旅遊發展。
乙同學:
香港是美食之都,各國美食包羅萬有。若要加強本土風味,大可以效法台灣的夜市文化、日本的漁市場立食文化,發展大排檔、茶餐廳、茶樓美食區。小炒、茶市和下午茶特色風味,是國際連鎖飲食餐廳的單一化風格所沒有的。我建議在旺角、銅鑼灣或尖沙嘴等旅遊旺區,覓地建設大型綜合熟食市場;只要部門加強規劃,我相信會成為旅客心目中無法取代的香港景點。
小貼士
掌握時間 應對得宜
口語溝通考試時間分秒必爭,但想取得高分便要把時間分配得當。首輪發言時間上限為1分鐘,即使考生的發言不足1分鐘亦不會被扣分。相反如考生發言超過1分鐘,主考員便會示意考生停止發言。主考員會按考生的整體表現,包括在討論中的表達、應對、溝通等能力評分,所以不要以為把自己所識所學盡拋出來就夠,溝通乃互動應對的表達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