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時間像海綿,肯擠總會有。

2015.10.06
14442 14442

      某次與《星島》同事午飯,他們問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星島》的稿子是我親寫的嗎?我笑着回答:「怎會不是?」原來他們知道我極忙,教書寫筆記出書拍片連小說也寫了,專欄怎可能是自己寫?其實,時間像海綿,肯擠總會有的。

【古】 董遇三餘

      董遇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興平中,關中擾亂,與兄季中依將軍段煨。采穭販,而常挾持經書,投閑習讀,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別異》,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
從學者云:「苦無日。」
遇言:「當以『三餘』。」
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試解釋以下畫上橫綫的字詞:
1. 采穭販                    負︰____________
2. 忘恩義                    負︰____________
3. 讀書百遍,其義自      見︰____________
4. 曹劌請                    見︰____________

【今】 魯迅珍惜時間的故事
      魯迅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1)患着十分重的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

      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地(2)接觸,多方面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3)很夜很夜甚至早上才肯甘休。

      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如果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與謀財害命(4)沒有任何分別的。」魯迅對待朋友的方式,與其他人(5)好唔同,他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6)吹水唔抹嘴的人,在他(7)好集中於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閒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1)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2)涉獵
粗略地閱讀、瀏覽,不深入鑽研。

(3)通宵達旦
通宵:整夜;達:到;旦:天亮。整整一夜,從天黑到天亮。

(4)無異
無異,指沒有差異;相同。

(5)大相逕庭
指彼此相差極遠或矛盾很大。

(6)說長道短
議論別人的好壞是非。

(7)聚精會神
會:集中。指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董遇三餘
參考答案  :1. 背 2. 背棄,辜負 3. 見同「現」 4. 拜見

【譯文】
     董遇,字季直。為人樸實敦厚,從小喜歡學習。漢獻帝興平年間,關中李榷等人作亂,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處。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來賣幾個錢(維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總是帶着書本,一有空閒,就拿出來誦讀,他哥哥譏笑他,但他還是照樣讀他的書。
      董遇對《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釋;對《春秋左氏傳》也下過很深的工夫,根據研究心得,寫成《朱墨別異》。附近的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教,卻對人家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請教的人說:「(您說的有道理),只是苦於沒有時間。」董遇說:「應當用『三餘』時間。」有人問︰「『三餘』是甚麼?」董遇說:「三餘就是三種空閒時間。冬天,沒有多少農活。這是一年裏的空閒時間;夜間,不便下地勞動,這是一天裏的空閒時間;雨天,不好出門幹活,也是一種空閒時間。」

 

文:蕭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