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香港的補習文化是否失控?

2015.10.16
14399 14399

題目
你認為香港的補習文化是否失控?

資料一
      本港補習界掀搶人風雲!本港連鎖補習社現代教育(香港教育國際,1082),趁對手遵理學校籌備上市之際,昨在多份報章登全版廣告,公開以天價八千五百萬元誘對方星級補習天王林溢欣過檔「贈興」。分析指,現代教育今次一箭雙鵰,若「撬」走遵理台柱,隨時影響其上市大計,即使天王留任,代價亦必不菲。然而現代教育利誘林溢欣的出價,甚至比萬人迷的代言費更高,利邦(891)經營的英國男裝K e n t &Curwen,早前便公布,與碧咸簽下五年獨家協議,每年專利費上限亦只六千萬元。
摘自2015年10月09日《星島日報》 A02

資料二
      有調查發現,八成半受訪學生有補習,其中逾兩成半每周補習逾九小時,近二十人更每周補習二十五小時。有社工指小六生的生活「朝七晚十一」,認為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 有個案不滿家長安排私人補習,刻意「鬥氣」拖長補習時間至凌晨一時,損害親子關係。明愛青年及社區服務升中輔導服務工作小組,在三至五月以問卷訪問逾一千六百多小六學生及家長,發現達八成半學生平日有補習,逾兩成半每周補習九小時以上。
摘自2015年7月6日《星島日報》 A06

資料三
     「三歲時便夢想成為科學家」,雷千泓以往接受媒體訪問時掛在口邊的一句話,但當問及他為何如此醉心科學,他坦言沒有一個具體的因由,反而感謝父母自小讓他涉獵各種知識,發展興趣。千泓學習科學的方法,包括隨身都有科普讀物,又會在網上收看大學的免費講課,以及大學生寫論文時的「恩物」維基百科。訪問當日,他的背包就放有一本關於礦物質的書本。當同學外出補習以應付公開試,但千泓中三時已經「跳級」報讀高中程度的化學補習社,為的只是希望提前學習有用的科學知識。
摘自2015年10月10日《星島日報》 E06

資料四
      一直堅持教育應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陳葒校長,○九年放棄高薪厚職,拋開校長束縛,用一年時間接觸邊青,在毫無支援、報酬下,憑藉一個易拉架、一部手提電腦,自組補習社,幫助基層學生,迄今已協助逾五千名基層學生。
摘自2015年4月2日《星島日報》 A21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何謂失控?
‧補習和學習之間的關係?
‧家長熱衷安排子女補習的心態為何?
‧補習盛行反映香港的教育制度有何問題?

論點參考
資深傳媒工作者 張皓華
     「知止而後有定。」我相信這句話的真正的意思,不是叫我們追求正確的目標,而是叫我們要懂得何時停下腳步。一個人在八十多歲還在拼命累積財富,因為身邊的人不斷告訴他:錢不夠用,錢不夠用,錢不夠用⋯⋯一個高材生不斷補習、補習再補習,因為身邊的人不斷告訴他:還不夠,還不夠,還不夠⋯⋯。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校長 陳家偉
      我贊成「穩在起跑綫」,踏踏實實,不徐不疾,穩步發展。有何方法?認真練習,無論是學習、預習、溫習和補習,都需要「習」,即是練習和實踐。

專欄作家 蔡競文
       香港已成為亞洲其中一個「補習之都」、強烈的補習文化扼殺學生發展,歐美人才比亞洲人才多並非沒原因等。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認為香港的補習文化已達失控的地步,名師收入千萬,甚至比外國明星更甚,反映了背後強大的需求。補習的原意是補充溫習,填補學校的不足,如今補習的發展反而喧賓奪主,實在不尋常。而且,補習的風氣已成病態,近乎是人有我有,與所謂的起跑綫連結一起,對學生帶來極大壓力。

乙同學
       我不認同香港的補習文化已達失控的地步。一個補習老師年薪千萬,並不一定代表他背後的補習風氣有問題,難道歌唱收入高,就代表娛樂圈發展失控嗎?其實,補習幫助了不少進度落後於人的學生,令他們得以追上,學校學不到,仍有補習社這個安全網,有益於學生,又何來失控呢?補習本身並無問題,問題只在於家長的心態。

 

 

 

 

 

 

 

文:Rya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