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任大學管理層最重要的條件是甚麼?
2015.10.09題目
你認為擔任大學管理層,最重要的條件是甚麼?
1. 博士學歷 2. 個人品格
資料一
根據馮敬恩所講,有人批評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有人則批評他自爆是唯一候選人的做法,操守有問題,結果陳文敏接受傳媒訪問,由原先以為會炮轟校委會,變成要就批評公開辯護及解釋。雖然陳文敏本身對於整個副校長遴選及任命程序不滿,希望有關人士作出交代,外界議論焦點卻變成了馮敬恩披露的有關批評,包括沒有博士學位是否適合做副校長,令陳文敏必須,甚至有點逼不得已為自己的學歷及行為解畫⋯⋯有挺陳人士堅持,大學副校長未必要有博士學位,然而,這些副校長多數另有專長,譬如有強大的籌款能力或社交網絡。
摘自2015年10月2日《星島日報》 A17
資料二
就匿名捐款審核報告一事,港大校務委員會據指決定接受以校長馬斐森為首的中央管理小組的所有建議,其中,經手其中一筆捐款的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沒即時披露捐款來源,被認為是「無心之失」,決定只向陳發信提醒。然而,「無心之失」或許可以「情有可原」,但不應亦不容借此包庇誠信污點。
摘自2015年9月8日《星島日報》A16
資料三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摘自《大學》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大學高層的職責為何?
‧學歷的重要性是甚麼?品格的重要性又是甚麼?
‧ 據調查有部分世界知名大學的院長都沒有博士學位,為何他們可擔任大學管理層工作?
論點參考
網上博客 李文傑
法政匯思今年八月初就曾比較在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上排名首五位的法律學院,指出排首位的哈佛、第二位的劍橋和第五位的紐約大學,其院長都沒有博士學位。
港大校委 梁智鴻
校委都是「HKU的Trustee(信託人)」,以學術自由、院校自主和港大最大及長遠利益作考慮,候選人的學歷是「大框框」包括的。
專欄作家 高天問
古語有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就是傳處事之道、為人之道。如果選出一個違反規章制度、講大話、沒誠信、導人犯罪的人當副校長,還要負責人事管理工作,港大的教師、學生豈不是也把講大話當作等閒事,對違法犯罪視作平常。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認為有博士學歷比較重要。首先,品格並非客觀準則,難以量度,並不能完全作準。其次,雖說不少外國大學的高層都未必擁有博士學歷,但大學高層的作用在於帶領大學向更高的學術層次邁進,沒有博士學歷難以確保高層有足夠的實力和眼光去帶領,因此,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博士學歷仍然十分重要。
乙同學
我認為個人品格比學歷較重要。大學除了在學術層面上要有追求外,同時大學也是一個教育的機構,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學生必然受影響。其次,若然高層沒有品格,隨時向權貴財閥獻媚,大學的研究和數據,也許會成為破壞社會公平和安定的工具,成為助虐之器,以整體社會利益而言,品格是比較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