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S-file論壇 細數網絡群英

2015.10.06
14343 14343

《Deep Web File#網絡奇談》、《男人唔可以窮》、《數到三就放手》,三本書,一個共通點──同樣出自香港網絡作家之手。網絡作家起初只有一部電腦和一個創作靈感,後來成功在云云網絡作品中突圍而出,更推出實體書吸納讀者。由網路走到出版界,甚至長期佔領暢銷書榜,部分作品更成功改編為電影,網絡作品絕對是近年出版界的一大主流。

恐懼鳥Scary Bird(圖左)
年僅22歲,修讀犯罪學及心理學。2014年開設facebook專頁,和網民分享各地都市傳說及網絡犯罪短篇故事。獨特的題材吸引網民追看,專頁現坐擁四萬多個支持者。在2015年,恐懼鳥把專頁內容集結成《Deep Web File#網絡奇談》一書,短短兩個月內就印了四版。除香港市場外,台灣的讀者亦多次向台灣誠品查詢購書事宜,令《Deep Web File#網絡奇談》成功進駐台灣誠品,打入台灣市場。

著作一覽:
《Deep Web File#網絡奇談》

薛可正(圖中)
以高登寫手為榮,在2012年11月開始在高登講故台連載《男人唔可以窮》半自傳式小說,講述自己在三十歲前加入倫敦金公司做經紀的經歷,故事圍繞親情、愛情和事業等內容,寫出男人的無奈,引起網民大力追捧。2013年,薛可正獲出版社邀請出書,同年出版了《男人唔可以窮》及其續集。著作甫面世,即登上書店暢銷榜榜首,《男人唔可以窮》至今已再版六次。除此以外,這部作品更於2014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登上大銀幕。

著作一覽:
《男人唔可以窮》
《男人唔可以窮2》
《我們怎麼了》
《陰陽間》

《男人唔可以窮》簡介:
青年薛可正一夜間被老闆無理開除,又和拍拖多年的女友分手,頓時成為雙失青年。在朋友和剛出獄的弟弟介紹下,他進入了倫敦金公司,成為黃金經紀,見識了這一行的人生百態和醜惡。正當薛可正事業剛有起色,父親卻患上末期癌症。這時候前女友回港探望薛爸爸,與薛可正延續曖昧不清的愛情。

鄺俊宇 Roy Kwong(圖右)
網絡愛情散文作家,另一身分是區議員。2012年,在盛傳是世界末日的一天,發表了〈WhatsApp的「最後上綫時間」〉一文,吸引九千多名網民支持。2013年5月,〈愛很簡單?〉再下一城,有過萬名網民讚好,更被轉載三千多次。第一本愛情散文集《愛你,若只如初見》於2014年面世,首日上架數小時即全綫缺貨,同年加印九次。2015年出版首部愛情小說《在微時,再遇見我們的幸福》,即同步開拍電影版。

金句一覽:
「初見,最美好的時光,我永遠忘不了,跟你最初的暖。」──《愛你,若只如初見》
「水點蒸發變做白雲,衣履沾濕,但回憶的淚總會乾。」──《有一種幸福叫忘記》
「明知道,放手才能告別痛,可是能放開手,卻不能放開你。」──《數到三就放手》
「如想見,卻不可以再遇,分開,不等於思念中斷。」──《如想見,卻不可以再遇》
「趁愛情還暖的時候,學習珍惜眼前人,別讓那位消失在人海裏後才後悔。」──《珍惜要在別離前》

故仔台 網絡寫作二三事

用網絡作為寫作平台是香港近年新興的事。一群網絡作家默默創作,終於一舉成名,在香港出版市場佔一席位。網路寫作看似機會處處,其實網絡寫作有苦有甜,就讓置身其中的局內人分享一二。

入行門檻低 全民皆作者
鄺俊宇:「我覺得網絡好容易入門,鼓勵好多人創作。以前投稿去出版社好講運氣,出版社喜歡就出版,不喜歡就不出版,門檻好高。我以前都試過投稿,但一直無回音。」

鄺俊宇、恐懼鳥和薛可正在網絡爆紅前,只是喜愛寫作的普通人,未出過書。傳統出版市場由出版商決定是否出書,除非自資出版,想以實體書形式分享作品其實沒甚麼門路。由於網絡的資訊流通快,而且網民亦不太理會作者身分,只要文章吸引,就有支持者。恐懼鳥就覺得網絡平台的吸引之處正正在於它「容許沒有名氣的新人作家和老牌作家站在同一起跑綫起跑」,而且「傳播率比傳統媒體高又便宜。只要用書面語,作品就有機會零資金成本地散播到其他地方」。鄺俊宇的文字不合口味?不打緊,網絡讀者群眾多,鹹魚青菜各有所愛。鄺俊宇亦言:「網絡是一個幫作者練筆和找尋讀者群的地方。網絡新人用同樣的風格寫作,未必成功,必須要寫出獨特風格。」

網絡互動交流 作者網民成朋友
薛可正:「我一直在網上寫文,好多讀者都變成朋友,有讀者會同我一齊踢波、有讀者會約我食飯,過時過節又會請我食嘢。」

網民和網絡作家的互動是網絡寫作一大特色,通過觀察讀者反應,作家可以在作品中添加讀者喜愛的元素。《男人唔可以窮》的女配角YoYo,她的戲份增加也要歸功於網民,「YoYo是一個做倫敦金的女仔,是男主角薛可正細佬的女朋友。我之前唔打算寫太多YoYo的故事,但網民好想睇,所以我寫多些。去到《男人唔可以窮2》,YoYo差不多變成女主角。」這種故事的小改動不會改變作品的骨幹,但就吸引更多網民追看。

鄺俊宇累積過萬封讀者來信,他有時也會把讀者經歷寫出,像「80年代的電台,聽眾和主持分享,主持就會偶爾讀出聽眾來信。」〈找天使〉是他用真人真事寫成的作品。患病的男主角愛上了女護士,可惜沒多久男主角就離世,他的朋友希望找到女護士來參加葬禮。文章吸引二、三千人一起尋找女護士,在三日後女護士就聯絡了鄺俊宇,網絡作家和網民的互動,有時更成就好人好事。

網民即時反應 好壞亦雙倍
薛可正:「讀者有即時反應是好的,但作家的壓力亦會即時、直接地反應出來。你出一本書,你可能只會在網上留言偶爾看到讀者反應。但在高登連載,讀者意見,甚至是讀者催你寫文,全部會即時看到,壓力會倍增。」

網絡作家一出文,支持者留言支持擁護,固然可以得到寫作滿足感。可是,當網民覺得故事的發展有問題或不喜歡作家的作品時,作家的壓力會變得很大。薛可正形容這是「槓桿效應」,「滿足感雙倍,壓力亦雙倍」。恐懼鳥直言自己也會被網民催稿,亦有讀者批評他的文章太過血腥。鄺俊宇的文章亦曾被批評濫情及文字思想幼嫩,情商較低的人隨時承受不了。如果希望成為網絡作家,只可無奈地接受這種壓力。薛可正表示:「網絡作家要令作品保持人氣,除了努力寫作,我覺得網絡作家要經常在社會媒體出現,建立具體形象。」換言之,即使面對網民的批評,網絡作家不可閉起耳朵和雙眼、謝絕和網民的交流。

連載作品 節奏易單一
恐懼鳥:「網絡小說多數是連載性質,為保持讀者對故事的熱情,寫作人必須在每一節都設下『高潮』、『起伏』和『懸疑收尾』,或者設定浮誇的開幕。當大量小說都是同一節奏,就難免有點悶。

網絡創作空間容許大家寫不同題材的作品。可是,網絡作家也是邊寫邊連載,恐懼鳥就認為連載的特色可能會令作品的節奏單一化。為了令讀者盡快「入局」,作品變相在情節鋪陳和故事節奏上要講求明快,於是會造成節奏上的限制。恐懼鳥舉了一例:「恐怖小說大師Stephen King,他的五百頁小說,頭二百頁都是比較平淡的情節,但之後三百頁就恐怖得足以讓他成為恐怖小說的經典。」這種節奏和情節的局限,對長篇作品的創作或會造成不利。他又用《魔戒》和《傲慢與偏見》來作例,「這都是一些情節比較緩慢的小說。假設它們沒有名氣的話,把這些經典小說放在現代,它們還可以生存嗎?」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網絡出版 尋覓實力「故」

作品在網上連載,網民早已搶先閱讀。把網絡作品印刷成實體書看似沒有市場;點子出版總編輯余禮禧(Jim Yu)就獨具慧眼地出版了多本著名網絡小說。網絡作品在近年書展大放異采,一眾網絡作家更成為書展座上客,網絡作品原來有價有市。

  • 余禮禧Jim Yu,首個將網絡小說打入書局及搬上大銀幕的總編輯,曾出版《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一路向西》和《雜.文西》等網絡作品。

《S-file》小記:網民早已在網絡上閱讀過熱門的網絡作品。為甚麼你認為網絡作品仍有出版市場?

余禮禧:出版實體書會令網絡作品更易讀。雖然網上已有網絡作品的內容,但仍未完善,讀者在閱讀時會有點混亂。出實體書有很多整理的工夫,包括校對錯字、令文句變得通順等,令作品的閱讀性更高。而且,在網絡上閱讀時,我們見到喜愛的章節,很少會收錄下來。實體書的收藏價值就比較高,如果真的喜歡作品,就會買來收藏。推出實體書亦可以發掘潛在讀者,令作品接觸更廣大的讀者群。

《S-file》小記:網絡作品大量出現後,傳統出版業市場有甚麼改變?

余禮禧:出版網絡作品對市場是有影響,但影響不是想像中那麼大。五年前書店沒有「網絡小說」這個書籍分類,現在網絡作品起碼可以引入書店。最初,沒有書店肯賣網絡小說,因為沒有同類型的作品作參考,只有便利店和書報攤有售。加上部分網絡作品多粗言穢語或涉及社會問題等,內容較敏感,亦令書店卻步。後來,由於網絡作品的迴響很大,於是書店都開始引入網絡作品,亦反過來令網絡作家有更大空間創作。

《S-file》小記:香港的網絡作品愈來愈多,你認為網絡作品在香港出版市場中,現在處於甚麼時期?

余禮禧:我認為現在是發展期。初初出版《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簡稱《紅Van》)時才是香港網絡出版的高峰期。網絡出版要繼續生存和發展,視乎作品的質素。現在有太多網絡作品,劣質作品充斥,令好作品被淹沒,像劣幣驅逐良幣一樣。以前《一路向西》和《紅Van》等作品,走青少年和顛覆路綫,形象鮮明。來到後期,有好多不同類型的作品出現,但沒有一部作品突圍而出。網絡作品給人的印象模糊,評價不好。希望這個發展期可以淨化一下市場,汰弱留強。

《S-file》小記:作為點子出版的總編,你會考慮甚麼因素來決定出書與否呢?

余禮禧:我覺得內容和質素好重要,作者的文筆、作品題材的原創性也是考慮因素。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網絡作品是講述「黑社會」的小說。那一位作者早年曾涉足黑社會,後來把當時的經歷寫出來。我覺得這個題材很吸引,因為自己較少接觸。到我讀下去後,覺得故事寫得很逼真,好吸引。
當然,除了寫一些沒有人寫過的故事或題材之外,情節亦要合理。舉個例子,假如有人穿上一對神奇鞋子,一跳躍就跳了上天空,這樣是合理的創意。假如有個人穿上一對神奇鞋子,手上拿着一杯咖啡跳上天,然後咖啡突然變了汽水,這樣就不合理了。換言之,故事可以天馬行空,但亦要有邏輯。

《S-file》小記:你會用多長時間來評估網絡作品的出版潛力呢?

余禮禧:以前較少出版社競爭時,我會用多一點時間來評估,看到故事的一半、甚至是四分之三時,就會找作者談一談。現在多了其他出版社找網絡作家,在時間上不太容許我這樣做。現在我看了三分一的內容,就要開始和作者商討出書事宜。其實我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作品仍未發展完善。多了出版社的參與,可能會影響故事的發展,無奈現實不容許我多花一點時間。假如要吸引出版社為自己出書,題目和故事起首夠「爆」,成事機會會大一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