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行政 立法 司法 互相制衡

2015.10.05
14316 14316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的特首地位「超然」之說,經多日來的「發酵」,已演變成文字意義解釋的研究。事件落在通識科,同學不如放眼另一焦點──香港不搞三權分立;小市民驚訝香港賴以繁榮發展的政治模式受到衝擊,其實只要了解實際的運作,加上《基本法》等條文的印證,香港的政治現況仍是行政、立法、司法分權而立,大家暫可安心。

今日香港

主題: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法治精神如何保障香港居民的權利和推動他們履行義務?
‧政府怎樣回應不同群體的訴求?政府的回應對香港的管治、維護法治精神和提升公民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有甚麼影響?為甚麼?



香港,雖然有人說今非昔比,但是最近出爐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仍位列世界第三,僅次於倫敦和紐約,亦將新加坡比下去。香港從一個小漁港,發展到今日擁有的國際金融地位,除了因人們拼搏的「獅子山下」精神,還有相對全球有效率、不黑暗的政治架構。

香港的政治架構,相信同學及你們的父母,都從小聽聞,就是「三權分立」。然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九月十二日公開說,香港從來不搞三權分立,特首超然於三權;這令不少市民都感到驚訝,擔心一國兩制變樣,中央要干預香港的高度自治。

權力分立 防止濫權

其實,任憑你如何找尋,都找不到白紙黑字寫明香港是三權分立的法律憑據,大國之中,亦只有美國以成文憲法確立三權分立的體制,就是英國亦沒有這樣做;然而同學不用擔心,因為香港沿用這種管治模式,行之已久,並充分地把三權分立的精髓演繹出來──權力分立或權力分離,且互相制衡。

三權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意思是把權力分離,目的是要防止有一個政治領袖、一個政黨,或一班人壟斷過多的權力,以免出現獨裁專政。那麼,是不是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各自擁有權力,各自為政就行?這又不是,學者指出,要防止濫權,除了分權,還要達致互相制衡的作用。

香港的政治架構是否這個模式?怎樣可以知道?能否令人安心?只要從實際運作的例子,再引用《基本法》相關條文,就可以印證。同學可以分別用以下幾個原則去衡量。

原則一:獨立產生方法

在香港,行政、立法和司法的主要人員都是以不同的選舉辦法或任命方式產生,權力來源獨立。

特區行政長官有獨立的選舉,立法會議員亦然。司法方面,終審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均由獨立委員會推薦,須經立法會同意,再由行政長官任命。

《基本法》相關條文:
‧ 第四十五條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第六十八條 「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由選舉產生。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

原則二:部分職權重疊

達致互相制衡的話,各自為政並不行,必須有部分職權重疊「管過界」。舉例,立法會不通過《財政預算案》,行政長官可解散立法會,但立法會亦有權彈劾行政長官;二○一二年十二月,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就曾根據《基本法》第73(9),正式啟動彈劾行政長官梁振英的議案,不過議案最終被否決。

司法機關又會不會受制衡?會的,因為行政長官有權把法官「炒魷」。

《基本法》相關條文:
‧第五十條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如拒絕簽署立法會再次通過的法案或立法會拒絕通過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經協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見,行政長官可解散立法會。」
‧第七十三條(九) 「 如立法會全體議員的四分之一聯合動議,指控行政長官有嚴重違法或瀆職行為而不辭職,經立法會通過進行調查,⋯⋯立法會以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可提出彈劾案,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
‧第八十九條 「 法官只有在無力履行職責或行為不檢的情况下,行政長官才可根據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任命的不少於三名當地法官組成的審議庭的建議,予以免職。」

原則三:司法獨立

司法權與其他權力分立,是最為重要。將法治高舉,不為政治阻礙,這樣社會才有公義,各方面才會好好的發展。英國的政治體制是議會制(parliamentarism),由立法機關產生行政機關,行政、立法權力沒有分立,但司法卻依然獨立,由此可見其重要性。

去年「雨傘運動」中,警方拘捕了很多示威者,被批評與民為敵,為政治服務。不是要大家去考究真相,而是要留意當被捕者去到法院,法庭只會依法裁判(所以有不少警察拉人,法庭放人的個案)。這樣守着公義,是值得香港人驕傲。

此外,法院亦可以通過司法覆核,制約行政、立法機關,例如港珠澳大橋的環評司法覆核,總之即使是小市民,看見問題,亦可以通過司法挑戰政府。

《基本法》相關條文:
‧第十九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第八十五條 「 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司法人員履行審判職責的行為不受法律追究。」

小結:

雖然沒有條文白紙黑字訂明香港是「三權分立」,但通過實際運作,以及《基本法》的一些條文,大家可了解香港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權力是分散,沒有人能獨攬大權。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三權的獨立性,還可見於行政和立法機關「人事不重疊」之上。舉例,根據《問責制主要官員守則》第4.1節,司長和政策局局長不會被提名為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即是,政府提出的議案,不會在議會因為有「自己人」投票而獲支持通過。



資料庫:中央不會在特區直接行使權力
中聯辦(全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張曉明的一番話,令市民驚訝又擔心──究竟這會把香港管治模式改變成怎樣?但當你熟悉一國兩制,就不會過分擔心了。
全球多數國家,中央和地方的關係都是中央直接統治地方政府,中央的權力可以直接在地方行使,法律亦是在全國統一實施。香港是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的制度下,有別於內地的地方省市,中央不會直接在香港行使權力,而香港亦有自己的立法權和終審權。
中聯辦的性質只是聯絡機構,中央在香港無任何可以行使權力的機構,所以香港即使在法例上有改動,或有新的發展計畫,都是由香港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處理,並且在三權互相監察下進行。



相關辭彙
‧三權分立 (權力分立) Separation of powers
‧政府權力 Governmental power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特權 Privilege
‧行政主導 Executive-led
‧基本法 Basic Law [of the HKSAR of the PRC]
‧司法獨立 Independence of the judiciary
‧司法覆核 Judicial review
‧立法會 Legislative Council (LegCo)

Mind Map:了解司法獨立




學習教材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9月12日公開說,「香港從來不搞三權分立」、「特首超然於三權」,言論引起香港社會譁然、各界熱烈討論。以下是較受重視的兩位人物的回應。



多角度思考
1.根據資料,發表言論人士是代表哪個界別和立場?(4分)
2.他們的意見怎樣回應了張曉明主任的言論?(4分)
3.你認為這兩位人物的回應,對香港社會有何影響?(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兩位人士都是司法界的重要人物,是現任和前任終審法院的首席法官。他們的立場都是不認同張曉明的言論。
2.
「不搞三權分立」──《基本法》讓香港奉行司法獨立(馬道立)/法院決定未必迎合所有人包括政府,而是依法裁決(李國能)
「特首超然於三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馬道立)/無人可凌駕法律(李國能)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張氏的言論少不免令市民擔心中央對香港的干預愈來愈多,一國兩制難以實行,連港人自豪的法治亦難以堅持,但兩位司法界重量級人士的回應,卻能「穩定軍心」!)

延伸回應題

活化中環街市方案有新進展,透過以下報章社評,看看如何利用它思考香港的司法獨立的重要性。

資料
市區重建局昨天通過活化中環街市「城中綠洲」新方案。這個原先在2009年特首《施政報告》中提出的計畫,最初預算是動用5億元,改造成一個「漂浮空間」的公眾休憩場地。但由於期間經歷多次司法覆核,工期一拖再拖,預計建築成本也大幅上升至15億元。最後,市建局只得根據最新情況,改為以較簡約的方式推行活化,成本約6億元。這是又一例因司法覆核等多方阻撓而推延,導致不得不推倒重來、費時失事的典型個案。少數人無需任何成本,便可用司法覆核手段阻延正常發展,令香港整體社會付出沉重代價,這種怪象值得廣大市民深入思考 。
資料來源:9月23日《文匯報》社評

多角度思考
1.文章把「城中綠洲」成本上升歸咎是甚麼原因造成? (4分)
2.參考資料,你認為司法機關有否「干預」了行政機關? (4分)
3.承上題。你認為司法和行政有否分權而立?有何影響? (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因為司法覆核。
2.進行司法覆核,的確使工期延遲,而行政機關亦的確因此而改變了保育計畫。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提示:正因為可以「干預」,更彰顯分權而立的精神──特區的行政和立法機關在管轄範圍內,部分職權是重疊,且互相制衡。司法覆核就是制衡方法之一。)

參考資料
網頁
‧《基本法》第四章 政治體制
http://www.basiclaw.gov.hk/tc/basiclawtext/chapter_4.html
‧劉兆佳:「行政主導」或「三權分立」?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915-opinionlausiukai-separationofpowers/
書刊
「張曉明.一國兩制.三權分立」
文:方駿 出版:《亞洲週刊》2015年9月27日第29卷38期

載自2015年10月5日《S-file通識大全》

文:許少媚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