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一閱讀能力 關鍵詞
2015.03.03如何找到文章的重點,一直都是學生做閱讀理解感到最困難之處。本章要教的,就是如何憑關鍵連接詞,來找出文章重點。
我說的關鍵連接詞,指的是文章中的某一些字眼,帶有總結、轉折、遞進等作用,大凡見到這些字眼,就別猶疑了,圈起它/它們,因為文章的重點即將出現。
示範1
小孩子摔了一跤,往往會大哭,一半是為了痛,另一半是撒嬌耍賴,藉以獲得父母的注意和愛撫;現時不少人也會把自己每天的遭遇放到網上與人分享,以獲得友伴的支持回應,所以部落格、微博等大受歡迎。其實,這都不奇怪,因為人性中,人們從小就植根着這種渴望關注,受人重視的慾望,只是在不同的年齡會以不同的形態出現,透過各種風貌來得到滿足。
本段文章的關鍵連接詞是:其實
既然找到了關鍵連接詞,那麼這段文字的重點,是:人們從小就植根着被渴望關注,受人重視的慾望,只是在不同的年齡會以不同的形態出現,透過各種風貌來得到滿足。
再濃縮一下,文章的重點是:人們在不同年紀都渴望被關注重視,並會通過各種方法來得到滿足。
示範2
人們總是很尊敬發現真理的人,以為只有天才才能發現真理。不過,要發現真理,說難也不難,說容易並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邊,能不能發現它,這就得看你有沒有一雙敏銳的眼睛。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很善於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中看出問題。但看出問題後,也要看你有沒有一個善於思考的腦子,有沒有敢於堅持探求真理的勇氣,追根求源,把「?」拉直變成!」,這才能找到真理。
本段文章的關鍵字有兩個,第一個是:不過;第二個是但
這段文字的重點,可以濃縮為:
發現真理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
有一個善於思考的腦子和敢於堅持探求真理的勇氣。
你能在下文中找到關鍵連接詞,進一步找到文章重點嗎?
練習1
對傳統文化的吸收,因人、因時、因事不同而有所區別,在這一點上古人也有極成功的例子,比如封建禮教都是吃人的,但封建時代窮鄉僻壤的老太太也是滿腦子這類禮數。她們頭腦裏的那些觀念從何而來?恐怕與一些通俗讀物的普及、流傳、易懂、上口、好記有關,如《三字經》、《女兒經》、《名賢集》《顏氏家訓》之類。受啟蒙,今天何不由學貫古今的大學者,以其大手筆編寫一冊通俗的傳統文化的讀物來——不要百卷巨制,那是成心不讓人讀;不要東拼西湊,那樣不值得讀——只要以成熟的態度,把古人選擇生存方式,處理人際關係,對待生老病死的智慧、經驗、得失告訴我們,就像一冊新時代的《三字經》,廣布民間,使當代人仿佛又與道熱腸相通,耳濡目染,氣質隨改。
關鍵連接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重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關鍵連接詞:受此啟蒙
文章重點:由學者編寫一冊通俗的傳統文化的讀物,以成熟的態度,把古人選擇生存方式,處理人際關係,對待生老病死的智慧、經驗、得失告訴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