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鏡中的我

2015.05.12
13971 13971

      最基本的了解自己或許要從「對鏡」開始,仔仔細細地從鏡子裏端詳自己,正正經經地與自己對話,而後跟鏡中的映像扮幾個鬼臉。從鏡中的像我們映照了一個甚麼樣的自己? (《現代詩創作演練》頁117)

      台灣詩人蕭蕭在《現代詩創作演練》一書裏,向讀者發出這樣的挑戰。其實不單是詩,散文裏常常可以讀出作者成長的軌迹,而許多作家的第一本小說都可能是他的自傳。寫作,就是與自己對話,要寫得好,必先對自己有深入的認識。

      蕭蕭指出,不論我們用甚麼角度寫鏡中的自己,都不出五種模式。第一種是直接切入,用寫實的手法描寫。這是寫作初哥常用的模式,不會寫作的學生,也常常用這個模式去處理各種作文題目。要用這種角度寫得好,需要仔細入微的觀察。

       第二種模式是從鏡中的自己回望過去,好像杜甫的詩「鏡中衰謝色,無故人憐」。借鏡中的自己,寫時間流逝,寫自己容貌和其他事物的變化。鏡子把時間定格,令不可見的時間,變成可見。

      第三種模式是不寫全貌,集中心力描寫一個點,以偏概全。例如集中寫自己的眼睛,這個用來看東西的器官,雖然視力正常,卻看不透人心,看不清社會的潛規則。學生最愛寫皺紋,表達雙親漸老,這也是常見的寫法。

      第四種模式是不要正面看鏡子,把鏡子和自身虛化。這方法有助我們抽離,甚至視自己是鏡裏的一個陌生人。又或者,在商店的櫥窗、商場的鏡面外牆,看到其他人的倒影,發現這個人、那個人也是我,我也是這個人或那個人。

      第五種模式,是使自己物化。例如你向鏡子做鬼臉,發現有一兩個表情看來不像人,更像野獸,或是某些物件。將我幻化,物我合一。

      其實不單寫自己,寫別的事物,別的題目,也可以啟動蕭蕭列舉的五種模式。如果你有時間,不妨選一個題目,用這五種模式各寫一個片段,相互比較,好好挑戰自己。

文:可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