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山子傳》(節錄)蘇軾
2015.05.19
方山子,光、黄間①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②為人,閭里之俠③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④於光、黄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毁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⑤之遺象乎?」因謂之方山子。
余謫⑥居於黄,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⑦,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⑧異之。
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⑨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穫;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時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於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方山子傳》(節錄)蘇軾
註解
1. 光、黄間:光州、黄州之間
2. 朱家、郭解:朱家是漢初魯地俠士,郭解是西漢時期遊俠人物。
3. 閭里之俠:鄉里的遊俠之士
4. 遁:隱居
5. 方山冠:漢代祭宗廟時樂舞人所戴之冠的名字
6. 謫:貶謫
7. 矍然:驚視
8. 聳然:詫異
9. 起:飛起
問題
試解釋以下劃上橫綫的字詞: (4分)
a. 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 ________________
b. 閭里之俠皆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仰慕
b.尊崇
試語譯以下句子: (4分)
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稍為長大一點之後,改變了志向努力讀書,想藉着學問來馳名當代;可是始終得不到賞識的機會。
試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
方山子曾經是作者的同僚;
他有兩名兒子。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 ○ ○ (2分)
無從判斷
試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
方山子晚年隱居於岐亭,多以馬代步;
他在山中非常有名,人人都認識他。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 ○ ○ (2分)
錯誤
方山子之所以被稱為方山子,是因為他所戴的帽子________(2分),人們都說像漢代祭宗廟時,樂舞人所戴的帽子,所以稱他為方山子。
方正而高
作者因為被貶而居住在黃州,路過歧亭的時候________(2分)方山子,作者非常驚訝在歧亭遇到故友,方山子的真名是7. ________(2分),方山子亦驚訝地看着蘇軾,並問他為何會到歧亭。
遇到
陳慥 / 陳慥字季常
方山子聽過蘇軾的解釋後,沒有回答甚麼,只是仰天而笑,並邀請他到家中______(2分)。
過夜 / 住一晚
十九年前,作者在岐山曾見方山子和_______(2分),帶着箭在西山行走。方山子只發射了一枝箭,便射中了飛鵲,並騎着馬與作者討論用兵之道,和古今成敗的道理,又自稱為_____(2分)。
兩名騎馬的隨從 /
一代豪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