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老年的我遇上年輕的我

2015.05.26
13908 13908

     我也在其他作家的筆下讀過類似的故事,讓一個人的老年時期和自己的年輕時期相遇,讓他們愛上同一個女人,互相爭奪又互相禮讓。這樣的花邊故事我一個都沒有記住,只有博爾赫斯的這個故事令我難忘。(《錄影帶電影》頁160)

      《錄影帶電影》是中國作家余華的書,到底作家記得的,是博爾赫斯的哪個故事,故事又有甚麼值得他深深記住呢?這個容後再說。余華告訴我們,文學的現實和現實的現實是不同的,一篇好作品,必須寫出文學的現實,才能使人難忘。文學的現實,包含現實的現實,同時具備表現力強的細節描寫。他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但丁的《神曲》,另一個是博爾赫斯的故事。

      在《神曲》裏有這麼一句:「箭中了目標,離了弦」。讀起來有點怪怪的,應該是「箭離了弦,中了目標」。後者是現實的現實,而前者則是文學的現實。「箭離了弦,中了目標」合乎邏輯,但邏輯卻限制了我們的感受能力。但丁把因果關係倒轉,令我們一下子感受到箭的速度。這不是更接近我們的感受嗎?射箭的人一放手,箭便在標靶上了,所以感受上,應該是箭中了目標,我們才想到它離了弦。故此,文學的現實比生活中的現實,更加真實。

     他還提到報紙上的一則車禍新聞。兩輛卡車相撞,發出巨響把公路兩旁樹木上的麻雀震落地上。交通意外常常發生,但沒有人會記住,一旦加上麻雀震落的描寫,這則交通意外便變得獨特,令人印象難忘。

     老年的自己遇上年輕的自己,這類故事在日漫和韓劇裏也不少。博爾赫斯加上一個深刻的細節。當年老的博爾赫斯說話時,年輕的他這樣想:「是我經常在我的錄音帶上聽到的那種聲音」。你一定也有這樣的經歷,發現自己的聲音在錄音裏變得不一樣。既熟悉又陌生。這個細節,令到這魔幻故事有了堅實的真實感。

      要寫得不老套,不千篇一律,抓住細節是很重要的。

文:可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