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假如沒有電視

2015.05.26
13907 13907

題目
如果香港沒有電視,市民的生活會變得不一樣嗎?

資料一
       一直以來,本港兩個免費電視台強弱懸殊,近年情況更加惡化,在「一台獨大」之下,本地藝人發展受限、節目製作質素不斷下滑,如今亞視更已被釘牌,坊間只在等待亞視何時終止運作,新的免費電視台又未知何時啟播,市民的選擇,只有看與不看無綫,十分無奈。香港電影曾經歷輝煌時期,不少創作人與知名影星,都是本地電視台出身,可以說免費電視一直都是演藝人才的搖籃,亦歸功於當年兩大電視台,都十分重視本地節目製作,併發出大量創作火花,支撐電視及電影業。本地有更多競爭,才可為業界培訓更多人才。
摘自《星島日報》 2015年5月13日A05


資料二
名詞解釋
      電視脫離,指因電視節目水準下降或其他因素,導致觀眾遠離電視,或減少看電視時間之社會現象。近年來因網際網路此一新興媒體快速崛起,電視同其他傳統媒體般,於網路流行之下,面臨收視率下降之挑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資料三
     現時英國的傳統電視業,正因為網媒興起而逐漸萎縮。在十五個月內,當地已有約50萬戶放棄使用電視機,節省開支,全國家中沒有電視的戶數,增至160萬戶。
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資料四
摘自電影《家有喜事》


小組討論
試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每個同學輪流發言1分鐘,然後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0分鐘。

討論點
‧電視在今天的社會有甚麼重要性?
‧誰在看電視?老人?年輕人?
‧網絡可以完全取代電視嗎?

論點參考
網絡名言
     電視是中老年人的專屬,年輕人已經不看電視了。

香港資深傳媒人 陳景祥
      研究機構TNS在去年發表的一項調查顯示,世界各地的成人仍喜歡看電視,儘管網絡發達,但傳統電視仍然發揮重要作用,香港仍有四分之三的人每天坐在電視前收看節目,65%的人在晚飯時看電視(比全球76%的數字已較低),其中看無綫的仍佔多數。

日本Line上級執行擔當 田端信太郎
      如今智慧型手機才是年輕人的真愛伴侶,電視機只是偶爾不小心的出軌對象而已。

藝人 林保怡
     電視業如一間餐廳好生意同唔好生意,係有原因,由食物素材到廚師,再到service,都好影響到生意,唔知點解食乾炒牛河一定係廣州好食過香港,點解呢?所以香港電視台嘅節目,唔係一日半日解決到好唔好睇嘅問題,可能係集體水土不服。

觀點舉隅
甲同學:
     我認為沒有了電視的話,市民的生活會變得不一樣。不少家庭都會在晚飯的時候看電視,沒有了電視就可能會改變了這種親子相聚的生活模式。其次,沒有了電視,沒有網絡和電腦知識的老人,可能會失去了解和與世界接觸的途徑。而且,雖然網絡新聞和節目都變得愈來愈普及,但這些新聞和節目大都來自電視台,沒有了電視,沒有了種子,又何來會有果實呢?因此我相信網絡仍未能取代電視,沒了電視的話,市民的生活會變得不一樣。

乙同學:
      沒了電視的話,市民的生活會將不會有太多的改變。現今世代,網絡已經幾乎完全取代電視,電視有的,網絡一應俱全,而且不會受地域和時間限制,更自由,更多選擇。因此,年輕一代幾乎已經完全放棄電視,我們本來就已經活於一個不需要電視的年代,那麼沒有電視又怎樣令我們的生活改變呢?

小貼士
天時地利,帶齊證件
      除了技巧上的準備,天時地利都相當重要。同學要謹記攜帶准考證和身分證正本,提早15分鐘到達試場。若不清楚試場位置,可於考評局網頁查閱試場一覽表,亦可透過文憑試手機應用程式確定試場的位置。如有需要,大家可先到試場一趟,了解附近的道路及交通情況。此外,出門前要留意天氣預報,如考試當天天氣惡劣,便要留意電台、電視台或考評局網頁的公布,了解公開考試的應變安排。

文:Rya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