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駁斥論點 理據須充分有力
2015.05.29
題目:下列哪一項最能夠培養學生惻隱之心?試達成共識。
飼養小動物 探訪露宿者 助養貧窮國家兒童
參考論點
立場:飼養小動物
論點 |
駁論 |
* 學生成為小動物的主人後,會和小動物建立起親近的關係,會更願意去照顧小動物的感受。 |
* 飼養小動物只能提升學生對動物權益的關注,未能真正培養其惻隱之心。 |
* 在照顧自己飼養的小動物後,學生對小動物產生感情,會懂得同情其他有慘痛經歷的小動物,漸漸建立起惻隱之心。 |
* 現時不少學生家中都有飼養小動物,但亦未見他們有惻隱之心;反之,不少學生會覺得小動物是屬於他們的,可以對其任意妄為,以致不少虐待小動物的行為屢見不鮮。因此,飼養小動物並不太能培養學生的惻隱之心。
|
* 飼養小動物需要持之以恒,絕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隨着這成為習慣,這亦會成為一個持續的提醒,令自己一直謹記惻隱之心的重要性。
|
* 飼養小動物需要持之以恒 ,花費不少時間,對於課業壓力本就沉重的學生而言,要求他們再花時間、心機去長期地照顧小動物,可能反而帶來反效果。 |
立場:探訪露宿者
論點 |
駁論 |
* 現今學生大多生活在較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很少會有餐風飲露的情況,探訪露宿者能提醒他們社會中還有不少人活在艱苦的環境中,有助提高他們對社會的關心,令他們對社會的低下階層建立起惻隱之心。 * 所謂「推己及人」,人的感情均是從自己的身邊開始,再推而廣之,即「推愛」。探訪露宿者較貼近我們的社會,更容易令我們對身邊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令我們對身邊的不幸有更多同情,比助養處於外地的兒童更具成效。 |
* 探訪活動大多只屬一次性質,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惻隱之心。
|
* 學生功課壓力沉重,亦需要應付不同的課外活動,這個活動需要的時間較少,但同樣能令他們有深刻的感受,能令更多學生參與。以較少的時間成本達到更大的影響,可見此選項應優於其他選項。 |
* 現時學生已時常從報章及網上媒體得悉露宿者的境況,而一次性的短暫探訪所帶來的認識和影響並不會比已有途徑的來得多,因此此建議的成效存疑。
|
同學可以嘗試構想「助養貧窮國家兒童」的論點和駁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