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香港性教育問題
2015.05.27新聞議題練習紙
背景
香港關注愛滋病團體「關懷愛滋」早前公布了一項針對十四至二十五歲的性行為習慣及性病認知調查,結果發現,只有四成青少年在性行為時會使用安全套,增加了患性病的風險。團體亦質疑性教育指引過時,只管用禁慾手法來教授相關知識,這樣會否令青少年對性有錯誤的理解?同時又會帶來甚麼後果?
新聞重點
‧了解青少年對性的認知度
‧探討青少年對性知識有謬誤的原因
‧思考錯誤性知識帶來的影響
新聞資料
調查報告
資料一
「關懷愛滋」在去年三月至十二月期間,以網上問卷形式向一百八十七名,年齡介乎十四至二十五歲的服務對象,進行青少年異性性行為習慣及性病認知調查。結果顯示,有八成人能準確回應有關性病傳播的問題。
但機構項目經理何冠雄指,一百八十七名曾於過去六個月進行性行為的青少年中,實際僅得約四成人在每次性行為時有使用安全套。他指普遍青少年對安全性行為有一定書面知識,但在實踐時欠缺人際溝通及兩性相處技巧。另外社會常把備有安全套與思想污衊畫上等號,令青年更為卻步,他們怕便利店員目光而不敢買,更怕被家長發現。
摘自2015年5月4日《星島日報》A10
性教育的重要
資料二
美國性教育專家Dr. Marty Klein表示,青少年成長時會對性產生強烈好奇,性教育不單止談性,而是全人教育,引導青少年對性作正確了解,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包括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經過自行思考而決定發生性行為與否,比強制或阻嚇更有效。他指家長在青少年性教育的角色尤其重要,而父母與子女談性就應像談讀書技巧、談營養攝取,不須感到羞恥。
摘自2015年3月8日《星島日報》A8
香港性教育現況
資料三
「你諗下,如果你食食吓雪條,畀第二個人食,感覺係咪好核突?所以唔好亂咁食雪條。」這是本港某宗教中學性教育的內容,原意並非教導學生勿亂吃,而是要學生不要有婚前性行為。「關懷愛滋」青少年團隊的項目主任何冠雄表示,本港「禁慾式」的性教育未能與時俱進,與現實脫節;他解釋青年對性充滿好奇心,很想透過實踐去探索,但性教育只是一味恐嚇他們不要進行,沒有教導他們應該如何安全地進行,連「安全套」都無提到,其實好危險。
摘自2014年12月1日《新報》A6
資料四
《學校性教育指引》自一九九七年修訂後沿用至今。該指引只虛無地指出「各學校可在考慮過現有資源、校風辦學宗旨學生的需要等,才制訂整體策略然後選用最適切推行方式⋯⋯」,卻沒有為性教育一科提出具體課程內容及上課時數。由於缺乏明確的規定,不同學校推行的性教育內容及方式迥異。在大多數情況下,性教育非必修科,所涵蓋的僅局限於兩性生殖系統結構,或未成年性行為及意外懷孕的惡果等。
摘自「關懷愛滋」對青少年全面性教育的立場及建議
錯誤觀念的影響
資料五
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今年暑假訪問近六百七十名十一至二十四歲青少年,八成四是中學生,結果發現一成三人曾傳送、接收裸體或性交或含性交意味的照片及影片,大部分人未成年,主角大多是朋友、網上資訊及自己。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社會工作督導主任林強指,年輕人大多受朋輩影響,以「玩」的心態上傳或發放色情資訊。他指,逾半成人接受與網絡認識的人發生性關係,反映年輕人性觀念近年愈趨開放。小童群益會外展社會工作員郭美霞相信,受嫩模影響,不少學生誤以為裸露會出名。
摘自2013年12月31日《星島日報》F1
資料六
香港青年協會在今年四至九月期間,處理近一千三百宗有關性危機及性罪行的個案,比去年同期上升一成三,當中少女援交或賣淫個案倍增,年紀最小僅得十五歲,更有十六歲少女利用手機應用程式從事援交中介人。
摘自2013年12月18日《星島日報》F1
資料解讀
調查報告
資料一
‧機構指青少年雖對性病有一定知識,但欠缺人際溝通技巧,怕堅持使用安全套會影響關係;
‧社會風氣過於保守,反而令更多青少年在進行性行為時不使用安全措施。
圖表一
‧中學生會從多個途徑得知性行為方面的知識,有五成五人會從互聯網中獲取;
‧會向父母請教的比例不高,只有分別百分之十一和百分之十八;
‧受着傳統中國人對性的避忌,學生甚少會向父母請教。
圖表二
‧學生們認為老師最有責任傳授性知識,其次才是父母,但實際會向老師和父母詢問的學生比例卻偏低;
‧當希望知道性知識時,六成半學生會自行到網上搜尋,其次是詢問同學;
‧認為互聯網有責任灌輸性知識的學生比例並不高,反映他們知道網上的性知識並不準確。
性教育的重要
資料二
‧性教育能助青少年全人發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對性的態度;
‧在青少年的性教育方面,父母擔當的角色最重要,而不是老師。
香港性教育現況
資料三
‧部分中學的性教育以隱晦的比喻手法來教導,反映性教育十分落後,禁慾式的手法與現實脫節;
‧落後的性教育亦會令青少年對愛滋病認知不足,漠視安全措施。
資料四
‧現時學校使用的性教育指引是十八年前修訂的,不合時宜;
‧沒有規定性教育課的時數,亦非必修科,得不到學校重視;
‧內容並沒有教授學生對性的正確態度。
錯誤觀念的影響
資料五
‧有中學生曾傳送或接受性資訊,而主角包括朋友、網上資源和自己,有人亦誤以為祼露可以令自己成名,反映學生對性的態度開放,失去保護自己身體的意識。
資料六
‧調查顯示少女援交和賣淫的個案倍增,當中甚至有未成年者,有人更擔當援交中介人,反映錯誤性知識及價值觀。
涉及單元及主題
單元: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主題:自我了解+人際關係+生活素質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有哪些流行而顯著的趨勢會對時下香港青少年構成挑戰和機遇?他們如何回應這些趨勢?
‧傳媒所傳遞的訊息和價值觀,對青少年有甚麼影響?
‧在不同的關係中,青少年如何建立身分和理解角色?
‧香港居民對不同層面的生活素質的優次有甚麼不同看法?
多角度思考
1.試說明香港性教育的現況。
建議思考方向:
‧《學校性教育指引》是在何時推出的?是否已經過時?
‧學校是否有足夠時數教授性教育?
‧老師的教導方式如何?
‧父母的態度又如何?
2.承上題,這樣的情況會對青少年造成何等影響?
建議思考方向:
‧形成錯誤的性觀念?會否為金錢利益而隨便將祼照傳給陌生人?甚至出賣身體?
‧生理上的影響?如患上性疾病或未婚懷孕?
3.有人認為「中學生應否談戀愛這課題已經過時,現應改為教導他們如何避孕」,你同意嗎?
建議思考方向:
‧現時的中學生對愛情,以至性的態度是怎樣的?相對十年前有否不同?
‧中學生的交友途徑有否轉變?
‧「中學生應否談戀愛」這課題是否合乎時宜?
‧教導避孕方式是否等於鼓勵性行為?
載自2015年5月27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