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寫作能力記敍文攻略

2015.05.05
13766 13766

甚麼叫記敍文?是不是一定要有「記」字?當然不是,現在已經是2015年新課程時代,記敍文的出題極多變化:

記一次遲到的經過和感受 

舊式記敍文

有朋自遠方來  

Pastpaper考過的記敍文

今早發生了一件事情,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我卻沒有不開心,反而很高興!事情是這樣的⋯⋯

提供背景資料的記敍文

上學途中

新式記敍文

沒有「記」字,但多用記敍文寫法
遺憾

遺憾

沒有手提電話的一天


至於記敍文的內容分量分配,我的意見是:

記敍(寫事件)+

描寫( 即使是記敍文,也無可避免要寫少許景物)

70%

抒情( 個人對事件感受,較簡單)+

議論( 有時候會發表一下對事件的嚴肅意見)

30%

 

      當然,文章很難「前後分割」,「前七後三」,這裏指的比例,是全篇文章的總字數比例。如全文1,000字,則當中有700字記事及描寫,最為適當。

      而記敍文寫作的基本結構,是下面六項。(可因應題目自由調配分量)

入題

原因

經過

插敍

結果

感受

 

記敍文注意事項:

(1)經過與感受分量分配得宜
      寫記敍文時,有些題目是明言「記一次XX的經過和感受」,必須同時寫「經過」和「感受」。學生寫「經過」時問題不大,但寫「感受」時,分量卻不能太少。只寫事件經過而不提及感受,會變成新聞報告般的枯燥文字;相反,只說感受而忽略了敍述事件經過,又會流於過分感性,變了抒情文。在寫作時,我們在「經過」和「感受」兩方面也不可忽略,最佳比例是7比3。

(2)感受必須緊扣經過
     你寫的「感受」不能是泛泛之談。例如某年題目:「記一次逛商場的經過和感受」,有考生在寫畢購物經過後,突然聯想到人生苦短,學業為重,有些則說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等等,這些與「購物經過」皆無法緊扣。

(3)文章必須完整
     記敍文與其他文體(尤其是描寫文)不同,在於有一定的層次要求。考生寫的事件必須完整,最少有原因、經過、結果等幾部分。如果考生只當描寫文來寫,寫寫景,寫寫人,沒有高低起伏,便不符合記敍文的要求了。

(4)多花時間審閱題目每一字眼
      題目「有朋自遠方來」許多學生都沒有留意「遠」字。整篇文章,居然與「記一次與朋友聚會的經過」無異,這樣未必離題,卻也不會高分。
      寫「一次遲到的經過和感受」,應清楚知道:「遲到」指赴約而未能依時抵達指定的地方。赴約包括上學、上班、參加約會等。「一次」指所述的事件是一次的。若考生所述的事件多於一次,則屬偏差。

(5)切忌寫偶發性題材
      寫文章切忌標奇立異、內容脫離事實,誇張荒誕,此類文章必定低分。例如寫「有朋自遠方來」便寫其因患絕症,於死前特地回港一遊;寫「記一次發人深省的經過和感受」,則寫家中親人逝世而無法見着最後一面,有濫情之嫌;「遲到的經過和感受」寫成遇上連環車禍;寫「銀行排隊」寫成發生劫案,都是偶然發生的事件,不宜多寫。

 

文:蕭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