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治遺傳病 胚胎改造惹爭議
2015.05.06時事論壇
公共衞生+全球化+現代中國
新聞事件
早前,一批中國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承認曾直接在人類胚胎使用一種名為CRISPR/Cas9的基因改造技術,是為全球首例,目的是尋找醫治遺傳性疾病的方法。然而,改造人類基因一直被視為科學的禁忌,相關研究常惹道德爭議,有西方醫學界人士和科學家亦抨擊是次內地的研究,呼籲停止進行相關研究和實驗。
美國再生醫學聯盟主席Edward Lanphier:以當前基因改造的技術進行人類胚胎改造,將對人類未來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這項技術不僅危險,在倫理上也無法接受。相關基因改造的研究,應該以非治療性為目的。我們擔心這種研究會受公眾強烈抗議,因而影響基因改造技術的發展,因此,科學家應當達成共識:不修改人類生殖細胞的DNA。
廣州中山大學生物學副教授黃軍就:如果要在正常胚胎上做這些實驗,就須要接近100%的成功率。這也是我們沒有將這項技術應用在正常胚胎的原因,我們認為它(該項技術)還不夠成熟。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教授布魯斯.懷特洛(Bruce Whitelaw):基因改造的技術正在進一步發展,但它仍然還處在發展階段,許多應用技術仍有待優化。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Robert Klitzman:人類已經可以改造動物和植物基因,例如巨型三文魚和生長速度更快的稻米。但我們現在還不能夠製造「超人」,科學家的確在強化人類的基因,而他們暫時的着眼點,是剔除胚胎的不良基因。
美國奇點大學生物技術和訊息學項目負責人Raymond McCauley:隨着生命的衰老,我們的DNA會開始出錯,而研究基因改造中的修復技術,可以保護我們免受環境的各種影響,從而開始自我修復,以保持健康和容顏,有望讓人類獲得永生。
前港大校長、生物學學者徐立之:將來各種基因改造的過程,都須要開放給大眾知道,讓大家討論。如果是那麼大的科學突破的話,應該在科學雜誌上刊登出來,說明技術上如何改進,如何突破。
反思:人類胚胎改造技術對人類的發展有何好處和壞處?為何有關基因改造往往惹來道德爭議?
載自2015年5月6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