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改方案 理據闡述
2015.04.29二○一七年政改方案出爐,一如外界預料,方案中有關提委組成和產生辦法仍維持不變,在人大「八三一」框架下,則放寬了特首參選人推薦門檻和提名階段的投票規限。究竟這個終極方案能否成功獲得三分二立法會議員支持?不同政見的議員又會基於甚麼理由投票?
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
各界反應
支持方案: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各位議員,特別是泛民主派的的朋友,停一停、想一想,假如立法會否決方案,「一人一票」選行政長官的願望落空,廣大的市民將會多麼失望。假如制發展原地踏步,對香港政制民主化怎可能有利。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日後普選辦法仍有機會在任何層次上再作修改,包括《基本法》層次、本地立法、附屬條例、選舉指引等。如要修改《基本法》附件一的規定,須啟動政改五部曲,這制度仍然存在;至於提委會的組成、選舉方式,如何點票等具體運作,亦可以本地立法處理,只要立法會在席議員過半數支持便可修改。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市民應仔細分析當前兩項選擇,一是支持政改令香港搭上民主列車,政制向前走;或是否決政改方案,令民主退步,包括2020年也不能普選立法會、不知何時才能重啟「政改五部曲」及剝奪500萬市民的投票權,相信大部分市民會呼籲議員支持政改。
支持方案的理據︰
‧方案已有足夠的透明度及容許不同政見立場的人參選
‧方案合憲、合法
‧如否決方案,日後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再次重啟政改五部曲
「袋住先」: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應先給市民一個投票權。香港沒有政黨政治,將來的候選人都是個人參選,差異較大,不會完全一樣,市民可以在最後兩、三個候選人中,選出他們心儀的人做特首。可以先確立投票權,之後再優化方案,好過原地踏步,如果否決方案,立法會選舉改革更遙遙無期。
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若要達至立法會全面普選,必須先實現行政長官普選。政府已多次表示,今次政改方案通過後,將來仍有機會重啟政改「五部曲」,優化普選方案,若這次方案遭否決,難保再推出的方案會較目前更理想。
「袋住先」的理據︰
‧相信「入閘」提名門檻日後仍有優化空間
‧2020年可實現普選全體立法會議員
‧相信政制民主化有一定進程,應循序漸進,逐步爭取。
假如政改方案獲得通過︰
‧2017年全港合資格選民可以一人一票普選特首(在提名有篩選成分的前提下)
‧2020年實現立法會普選承諾
‧實現《基本法》45條規定有關「最終達至(特首)由普選產生」的目標,普選方案將不會作出修改/繼續優化普選方案中的民主成分。
反對方案:
立法會議員梁家傑:袋住先, 對唔住祖先;咁都袋,對唔住下一代。4月26日開始,泛民會發起全港「反袋住先」行動,呼籲市民毋忘初衷。
公民黨議員郭榮鏗:林太(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講辭31段,即一人一票後,已實現《基本法》45條「最終達至普選」規定,意味方案是「袋一世」。
立法會議員馮檢基:爭議焦點是中央及本港互不信任,當前最重要是中央官員與反對派會面對話,以處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的「執行」問題,不過,在兩個月內處理好的機會很微,可以先否決方案,「凍結情況」,建立互信才談政改。
「學聯」聲明:現時提委會的組成,建制派鐵票佔七成以上,佔民意大多數的泛民主派人士無可能成為特首候選人,市民只能「三個爛橙揀一個」。
反對方案的理據︰
‧在「八三一決定」的框架下,中央可以篩選一些認為不恰當的特首參選人,容許小圈子操控選舉提名程序,故方案不符合「普選」的標準,是「假普選」。
‧接受「假普選」等同要「袋一世」,不相信日後政制發展再有修改空間。
假如政改方案不獲通過︰
‧2017年特首選舉將沿用上屆的產生辦法,即繼續由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投票選出行政長官。
‧2020年立法會普選將無法實現,因為《基本法》規定,先要有特首普選, 才有立法會普選。
‧特區政府及中央須履行《基本法》的普選承諾,再次重啟政改五部曲,但屆時「八三一」框架會否放寬,屬未知之數。
其他意見: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總監鍾庭耀:社會面臨大爭拗時,兩方會拉攏中間力量,令中間力量削弱並不健康,希望市民理性思考。政府的方案相當具體。市民需要時間認識方案的內容每一個環節,例如是入閘、出閘設計的意義,愈多討論愈好。
民主黨黨員狄志遠:方案仍有改善空間,例如應擴大提名委員會的選民基礎,以及承諾2017年後可以繼續優化特首選舉;如果中央能進一步釋出更大誠意,只會有贏無輸,會贏了民心,也不會輸掉方案。
政改方案 政府理據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多次強調,政改方案本身「合憲」、「合法」,然而反對一方卻質疑方案是「假普選」,在展開討論前,同學應先消楚了解政改方案背後建基的理據,才能對各方支持或反對的觀點,作出合理判斷。
‧香港回歸祖國,依據《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當中訂明,香港特區最終可達至普選產生行政長官和全體立法會議員的目標。政改方案,就是為了落實《基本法》的普選承諾而制訂。
‧香港特區的設立和實行的制度,包括政治體制,除了《基本法》之外,在憲制上還建基於國家憲法,因為在國家的憲制框架下,《基本法》是由國家《憲法》第31條所授權。因此,《基本法》是隸屬國家憲法體系之下的憲制性文件。
‧由於國家憲法規定,人大常委會有「解釋憲法、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因此,人大常委會在2004年4月6日作出的《釋法》,以及2014年8月31日作出的「八三一決定」,均可被特區政府視為「合憲」、「合法」。
(2004年4月6日,人大常委會《釋法》,把1990年特區政改附件一和附件二原來規定的政改「三部曲」程序,改為「政改五部曲」,新增了第二部曲,當中規定特首向人大常委會提交報告後,「人大常委會決定,是否可就產生辦法進行修改」。後來基於這項新增的第二部曲,就有了2014年8月31日人大常委會具爭議的「三項決定」,包括規定提名委員會的組成要沿用選舉委員會的產生辦法。)
‧人大常委會為政改方案引入「八三一」框架,在提名階段設置機制,背後的考慮是避免選出一個與中央對抗的特首,最後卻因不獲中央任命而產生憲政危機。香港在憲制地位上,是中國領土內一個奉行不同政治制度的特別行政區,因此政改方案除要符合《基本法》規定,背後更須顧及不能影響國家的主權體現。
參考資料
‧行政長官普選辦法
http://www.2017.gov.hk
‧2017一定要得
http://www.2017.gov.hk/filemanager/template/tc/doc/report_2nd/consultation_report_2nd.pdf
載自2015年4月29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 中學生選十大新聞 三則有關政改
- 政改次輪諮詢 提名程序列三方案
- 學民邀林煥光等四人討論政改
- 政改提五大原因 2017機不可失
- 李嘉誠指政改不邁步 港人全是大輸家
- 袁國強:通過政改如「不可能任務」
- 2017政改倘失機 林鄭:下屆未必啟動
- 議員倘否決政改 特首:是普選殺手
- 政改三人組巡迴18區推銷
- 曾鈺成︰西方駐港領事支持政改
- 團結基金冀民意助政改通過
- 放眼二二 政改解困須續釋善意
- 遊行激情退 政改面對現實選擇
- 譚志源:中央官員想政改通過
- 張曉明指政改不過天不會塌
- 發叔為港求中籤:意味政改袋住先
- 車公籤文喻勿貪心 何止政改
- 政改通過「有機」 譚志源審慎樂觀
- 田北辰促基本法訂明2022重啟政改
- 醫學會調查:53%反對831政改
- 逾六成人撐政改 林煥光籲遵民意
- 張德江晤港政協:通過政改是硬任務
- 牢抓政改一綫機會莫忘經濟發展
- 饒戈平指中央不能承諾重啟政改
- 否決政改推不倒人大框架
- 劉兆佳:政改通過機會不高
- 27泛民再捆綁 聯署否決政改
- 學界分裂 今夏政改示威多變
- 政改通過否 袁國強坦言難樂觀
- 陳弘毅再倡政改辯論 不必政府官員參加
- 李兆基:政改要「犧牲小我」
- 溫和泛民成政改解困新動力
- 梁:現時非考慮連任 應做好政改
- 黃之鋒︰支持政改即出賣傘運
- 雨傘運動學生 參與政改諮詢少
- 林鄭率問責班子落區推動政改
- 政改終極方案出爐
- 港專拒申請大專政改組校外辦論壇
- 林鄭率問責官 巡三區宣傳政改
- 唐:揣測政改方案言之過早
- 袁國強歡迎各界提政改方案
- 曾鈺成籲泛民接納政改方案
- 教協更新佔中教材 加入政改方案
- 田北辰料中央揀建制政改方案
- 25泛民議員將否決《政改方案》
- 支持通過政改方案 民意大幅升
- 民情報告避爭議 政改方案變動有限
- 政改方案下月提交 港府爭低入閘門檻
- 政改方案今出爐 港府:一定要得
- 政改方案仍可變 梁愛詩籲袋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