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2016HKDSE寫作能力 材料作文 進階篇

2015.04.23
13632 13632

故事題型1

     一個寒冷的冬天,幾頭刺猬擠在一起取暖。由於牠們身上長滿尖刺,靠得太近,會刺傷對方,分得太開,又無法靠相互體溫取暖。牠們終於明白一個道理: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最好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

這個故事的道理仍然貫穿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試就此寫一篇文章。

故事題型2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元代大學者許衡一日外出,因天氣炎熱,口渴難忍。路邊正好有一棵梨樹,行人紛紛去摘梨,惟獨許衡不為所動。有人便問:「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這樣亂,管他是誰的梨。」許衡正色道:「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這樣的道理,在人生中到處可見,試據以上故事,寫文章一篇。

 

這兩道題型的最大分別,在於:

故事題型1    

 故事題型2

在故事裏已說明主題:

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最好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

故事裏沒有說明主題,考生要先歸納主題,才可下筆寫作。

題型2示範:
題目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元代大學者許衡一日外出,因天氣炎熱,口渴難忍。路邊正好有一棵梨樹,行人紛紛去摘梨惟獨許衡不為所動有人便問:「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這樣亂,管他是誰的梨。」許衡正色道:「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這樣的道理,在人生中到處可見,試據以上故事,寫文章一篇。

歸納出來的主題:
1. 一個人能夠堅持自己的主見,恪守自己的操行;
2. 排除外界的干擾和誘惑,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也就是說,我心有主。

寫出來的文章大綱:

第1段

說明主題: 一個人要堅持自己的主見,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擾和誘惑,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也就是說,我心有主。

第2段

延伸主題:我心有主,才能保住忠義的氣節。

第3段

延伸主題:我心有主,才能守住廉潔的底綫。

第4段

延伸主題:我心有主,才能保持無愧的良知。

第5段

總結全文及重申主題

 

讀者們,許衡的做法看似迂腐,實則是一種非常難得信念:我心有主。說的是一個人要堅持自己的主見,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擾和誘惑,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不是嗎?大廈巍然屹立,是因為有堅強的支柱,主見就是人生大廈的支柱;輪船破浪前行,是因為有指示着方向的羅盤,主見就是人生輪船的羅盤;列車奔馳千里,是因為有引導它的鐵軌,主見就是人生列車上的鐵軌。

文首點出故事的主題

以大量比喻、排比等手法,說明主見的重要性

我心有主,才能保住忠義的氣節。
古人崇尚「捨生而取義」為人生的至理。前人是以何種氣節在一次次朝代更迭和江山易主之時手蘸鮮血寫下「我心有主」的壯語豪言的?古代有田橫五百壯士捨生取義,近代有國軍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寧死不屈。《宋史》中談及文天祥、陸秀夫,沒有將其描述成頑抗到底的愚頑之輩,而是充滿了崇敬之意;《明史》中的史可法袁崇煥也得到了應有的評價與褒揚。
相反,像秦檜那樣賣國求榮、變節投敵的漢奸、叛徒歷經千百年還在遭受後人唾罵。就如孟子所說的那樣:「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死亡固然讓人感到恐懼,但是喪節叛變更使人感到可恥,也十分令人所不齒。

本段段旨:
我心有主,才能保住忠義的氣節。

舉出大量史例

運用對比論證

我心有主,才能守住廉潔的底綫。

孔子認為:「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許衡因「吾心有主」而「不摘梨」,能夠在外界物欲的誘惑下仍堅持「見利思義」的價值標準和道德信念,很值得身處利益漩渦的高官們參考。涉嫌收受新地郭氏兄弟兩千萬元賄賂的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已遭廉政公署拘捕,令全港嘩然,面對利益的貪婪和對法制度的無視讓這位曾叱咤官場的大人物晚節不保。又一令全港市民嘩然的消息是前行政長官曾蔭權一再接受富豪款待,被質疑涉及利益輸送,被指「以權謀私」出現「廉潔」危機。雖然他本人最後向公眾道歉,但是仍難以挽回民望的下跌。

本段段旨:
我心有主,才能守住廉潔的底綫。

引用語例
運用今日香港事例

我心有主,才能保持無愧的良知。
七旬日本侵華老兵尾山宏,用自己大半生的時間對日本政府侵華戰爭的罪行進行着不懈的追問。他自己說:「勇於懺悔自己國家的罪行,才是真正的愛國心,一個有良心的國家應該正視歷史。」另一位以良知正視歷史的是德國總理伯萊特,他在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對屠殺猶太人的罪行懺悔,為日爾曼民族在世界上樹立了新的形象。
相反,趙高昧着良心指鹿為馬,蒙蔽了當時的秦二世,卻蒙蔽不了子嬰,其最終還是不得好死。

本段段旨:
我心有主,才能保持無愧的良知。

運用事例
運用史例
運用對比論證

綜上所述,在人生的路途上,「口渴」時候,時常會遇到粉嫩水甜的「梨子」懸掛在眼前,如果沒有做人的原則和主見,就非常容易亂了方寸。真正的智者都是心懷自己的主見,在逆境中仍然堅守着內心的正義與良知,在人生的路途上有為有守,卻始終不放棄心靈深處的高貴。沒有「我心有主」信念的人生是殘缺的人生,沒有「我心有主」信念的人生是無為的人生,沒有堅守「我心有主」的信念就無法成就人格的完美。一言以蔽之:我心有主,不義寧勿為。

重提「口渴」及「梨子」等, 呼應故事。

排比句總結全文
重申主題:我心有主

 

 

 

 

文:蕭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