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動搖
2015.04.23一、試題(卷一:資料回應題 )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港大民意調查網站,受訪者對一國兩制是否有信心的調查
|
有信心 |
沒有信心 |
不知道 |
1993 |
44.0% |
37.2% |
18.8% |
1998 |
65.8% |
22.5% |
11.7% |
2003 |
56.2% |
27.1% |
16.7% |
2008 |
72.6% |
20.5% |
6.9% |
2014* |
37.8% |
56.3% |
6.2% |
資料B 有關一國兩制白皮書的評論
香港回歸17年,中央政府發表關於「一國兩制」在港實踐的白皮書,首次在官方文件解釋「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社會各界有不同反應。
評論一 |
評論二 |
白皮書是香港主權移交17年以來首次闡述香港對國家的從屬關係和中央對香港擁有的權力,揭示了中央處理香港事務的分水嶺。具體而言,中央由過去的寬鬆變為收緊,全面掌控香港事務。 |
中央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白皮書,有不少香港人認為「兩制」會受到影響,很大程度是由於白皮書提出中央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其實,用「全面」來表達中央在香港擁有的權力,只在防止香港人認為中央在香港除了駐軍和外交之外沒有其他權力。在「一國」和「兩制」的關係中,中央的全面管治權,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權力,也包括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 |
資料C
2014年中國重要新聞
中國經濟總量在2014突破10萬億美元。 |
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涉貪腐,中央立案調查 |
上海福喜被揭製「黑心肉」,麥當勞曾隱瞞進口 |
疆獨組織在昆明火車站斬人釀31死141傷 |
阿里巴巴集團市值達2660 億美元,成世界最大網購平台 |
(a) 指出資料A數據反映港人近年對一國兩制信心的變化。(4分)
(b) 中國國情是影響香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的主要因素。你是否同意這觀點?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8分)
二、作答方向參考
(a)
個別分析 |
有信心 |
反覆上升至2009年高位後,一直下跌。從1993至2014,整體上呈下跌趨勢。 |
沒有信心 |
跟有信心的數字相反,反覆下跌至2009年低位後,大幅度上升至過半數。從1993至2014,整體上呈上升趨勢。 |
|
不知道 |
整體有下跌趨勢,顯示港人對一國兩制的施行有愈來愈清晰的意見。 |
|
整體分析 |
信心問題 |
自1993至2007,有信心者均多於沒有信心的,但2014年首次出現沒有信心者反超前。 |
整體上,港人對一國兩制施行的信心曾經較為樂觀,但在近年受到動搖,出現下跌之勢。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答案,均可得分。
(b)
中國國情是主因 |
中國國情不是主因 |
「一國兩制」下,香港回歸中國,是中國的一部分,故國內發生事情均會對香港造成直接或間接影響,如香港國際形象,或香港民生,或政治社會發展等。 |
香港人關心普世價值如自由、法治、人權等,能否在一國兩制下維繫。這些均屬香港內部事務,相關的只限於港情,而非國情,故不會大程度影響一國 |
中國國情間接顯示了中央政府治國的方針及立場,故從屬於「一國」下的香港,會關注中國內地政局的變化會否對中央治港的方針帶來轉變,影響一國兩制的落實。 |
資料B指出白皮書揭示中央由過去的寬鬆變為收緊,可見中央政府的態度及立場才是影響「一國兩制」的主要因素。事關中央政府決策問題,跟中國國情不相關,故並非主因。 |
「一國兩制」強調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也凸顯內地制度不會影響香港。當出現中國正面或負面的事件時,港人擔憂來自中國的「幫助」或「干預」會因此變化,故對「一國兩制」產生動搖。 |
資料C指出2014年中國發生大小不同事件,有正面亦有負面,但根據資料A數據顯示香港人對中國兩制有信心仍然下跌,可見中國國情的進步或不足,不會大程度影響港人一國兩制信心。 |
雖然一國兩制也受本地因素影響,如自由經濟體系、本地人權自由的落實、香港政制發展等,但這些本土問題與國家的發展與立場息息相關,故內地國情會間接影響一國兩制信心。 |
香港社會對內地的評價會受內地國情或中港接觸影響,如內地自由行大量來港會影響中港關係。然而,這些因素只影響港人身分認同,而非對一國兩制信心,因為這些事件跟兩制的維繫關係不大。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答案,均可得分。
三、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
今日香港 現代中國 |
關鍵概念 |
港人治港 一國兩制 國家觀念 兩制差異 核心價值 價值衝突/民主政制 人權自由 法律法治 廉潔程度 施政水平 管治權力 |
相關議題/新聞 |
國務院《一國兩制白皮書》出台,被指對基本法提及的高度自治加入限制性解釋,但也有人認為只是重申基本法而已,一國兩制仍然良好運作,港人治港不會受影響。有指〈白皮書〉展現了回歸以來中央治港思路轉變,從回歸之初的「井水不犯河水」,到今日突出全面管治權以及國家安全。 |
題型分析 |
(a) 屬數據分析題,考生須運用統計數據,找出數據展示的港人在不用階層對一國兩制的看法,找出當中變化的趨勢。 (b) 屬評論及比較題,考問中國國情是否影響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的主要因素。考生應分析中國國情對一國兩制施行影響程度後,比較其他方面因素 |
四、作答提示
1. 回答(a)分題時,考生要注意題目關鍵詞「變化」,故本題須指出數據反映的變動,同學須運用「上升」、「下降」、「平穩」等字詞。此外,考生也要盡量全面運用資料,一方面比較不同時期的數字(如指出何者是高峰),一方面要橫向比較有信心和沒有信心的差距。
2. ( b)分題是評論及比較題,考生須同時分析中國國情,指出其正面或負面發展,討論中國國情對港人一國兩制信心的影響力有多大。在分析期間,考生切記要正反兼述,不能只談正面國情而不提負面。更重要的是,同學還要比較其他影響一國兩制信心的因素(如香港本身發展),指出「國情因素」還是「非國情因素」更為重要。
3. 由於(b)分題的題眼是中國國情,所以即使同學不同意它是主要因素,也要花相當篇幅交代中國國情特色,反駁它為何不是主要因素。反之,同學如果對中國國情欠缺分析,只知分析心目中的其他主要因素,就會被視為迴避題目。
文:黃家樑 恩主教書院通識科主任、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