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輓歌詩.其一》陶淵明

2015.03.27
13529 13529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①。
魂氣②散何之?枯形③寄空木。
嬌兒索④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⑤!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輓歌詩.其一》陶淵明

註解
1. 錄:記載、登記
2. 魂氣:靈魂
3. 枯形:屍體
4. 索:尋找
5. 覺:感知、察覺

問題
1. 試解釋以下劃上橫綫的字詞: (4分)
a. 早非命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昨同為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結束 

b. 晚上

 

2. 試語譯以下句子: (4分)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出生就必定有死亡,早逝並不算作是生命短促。


3. 作者埋怨生命太短;
作者後悔沒有得到更多功名。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         ○            ○ (2分)

 


錯誤

4. 作者有三名子女;
作者的朋友在他死後負責照顧他的子女。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            ○          ○ (2分)

 


無從判斷


綜觀全詩,作者寫作的對象是5.__________(2分),根據「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這兩句,可見作者6.__________(2分)的人生觀。

 


自己
豁達

昨天活着的時候同樣是人,今天7.__________(2分)的時候卻已經被記錄在鬼魂的名列上了。死去後,人的靈魂應該往哪裏散去?枯槁的屍體則會存
放在中空之木中。

 


早上


作者的子女會因為找不到父親而啼哭,與我情誼深厚的朋友會撫摸着我的棺木而哭泣。作者認為人死後,不再知道8.______(2分),也不會察覺到任
何的9.______(2分)。

 

得失/成敗
是非對錯/糾紛


一千年一萬年過去後,不會有人知道作者地位的高低,或名譽的好壞,所以他唯一10.__________(2分)的,只是在世時所喝的酒並不足夠。

 


遺憾/怨恨

出題:Andre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