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劉正夫書》(節錄) 韓愈
2015.03.24有來問者,不敢不以誠答。或問:「為文宜何師?」必謹對曰:「宜師古聖人。」 曰:「古聖人所為①書具存,辭皆不同,宜何師?」必謹對曰:「師其意②不師其辭③。」又問曰:「文宜易宜難?」必謹對曰:「無難易,惟其是爾。」如是而已,非固④開其為此,而禁其為彼也。
夫百物朝夕所見者,人皆不注視也,及睹其異⑤者,則共觀⑥而言之。夫文⑦豈於是乎?漢朝人莫不能為文,獨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為之最。然則用功深者,其收名也遠。若皆與世沈浮⑧,不自樹立,雖不為當時所怪⑨,亦必無後世之傳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賴⑩而用也,然其所珍愛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於文,豈異於是乎?今後進之為文,能深探11而力取之,以古聖賢人為法12者,雖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之徒出,必自於 此,不自於循常之徒也。
《答劉正夫書》(節錄) 韓愈
註解
1. 為:創作
2. 意:意思
3. 辭:文詞
4. 固:必然、一定
5. 異:不平常的、特別的
6. 共觀:一起觀摩
7. 文:文章
8. 與世沈浮:隨波逐流,附和世俗。
9. 怪:埋怨、責備
10. 賴:取
11. 深探:深入探究
12. 法:效法
問題
1. 試解釋以下劃上橫綫的字詞:(4分)
a. 不敢不以誠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為文宜何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真心誠意 b. 應當
2. 試語譯以下句子:(4分)
漢朝人莫不能為文,獨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為之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漢朝時沒有人不會寫文章,惟獨是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的文章寫得最好。
3. 漢代的文章一定比唐代的文章好;韓愈寫作時效法的對象包括司馬遷。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 ○ ○ (2分)
無從判斷
4.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如何寫作文章;韓愈認為寫作文章應當效法古聖人。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 ○ ○ (2分)
正確
韓愈主張寫作文章,應該效法古代品德高尚、有智慧的人。來請教韓愈的人不知道如何效法古人的文章,因為他們的文章都有不同的5.________(2分),韓愈便提出應該效法古文的6.________(2分),而不是效法其句子的寫作手法。
文詞/寫作手法
文意/文章內容
回應「文宜易宜難?」這個問題,韓愈認為不必刻意寫的艱澀或簡單,文章只要合宜便可。第二段中作者指一些人7.________(2分)都可以見到的事物,不能吸引人的目光,但是人們看到一些不尋常的東西,便會一起圍觀和討論。
早晚/每天
8.________(2分)也是一樣,像漢代的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都是下了很多功夫,才會名垂千古。
寫作文章
韓愈又以家中百物比喻寫作文章,家中最珍惜愛護的,必定不是9.________(2分)。
尋常之物/普通的東西
後輩寫作文章,要像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般傑出,必定要效法古聖賢人,而不是10.________(2分)的人。
遵守常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