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卷一練習:遊俠 黃仁逵

2015.01.22
1335 1335

範文

「閒靜」有多長?別人可能不懂,肥庚默默算過:大約三百五十呎。電車在墳場旁邊駛過,架空天橋的影子剛好投在一大截路軌上,這段路最閒靜清涼,肥庚每次經過,總把電車搖慢點,好享受每呎閒靜。四寶飯擱在駕駛桿前方,讓蓋子微微張着,飯香夾雜着豬頭肉鹹蛋香就順風灌入鼻孔裏。這盒飯從墳場吃到商業區,一顆米都不浪費,末了還要從制服口袋掏出鐵茶匙,把鹹蛋殼仔細刮一遍,才算功德圓滿。提起他的鐵茶匙,肥庚不免又洋洋自得起來。「肥庚」又好「鐵匙庚」又好,名號叫開了,愈聽愈像江湖遊俠,騎一輛電車,走遍大江南北。聽說英倫有個公共汽車司機跑市區綫跑了幾十年,有天發起瘋來把車一個勁開到海邊,就被汽車公司告了,聽說還有市民替他求情。這傢伙一定是昏了頭,海邊那個周末不可以去,犯得着勞師動眾吃官司?幸好電車軌鋪不到海邊那麼遠,即使發瘋,風險少得多,最可恨的是搖電車這一行別說周末,連坐下來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電車在大路口停住,綠燈未亮之前,肥庚有充足時間細細欣賞面前半盒四寶飯。

(節錄自黃仁逵《放風》)


賞析

時間和人物

用空間描寫時間
〈遊俠〉很短,就像文中人物肥庚那閒靜的時光一樣短。從這篇短文,我們可以學到怎樣寫時間和人物。時間,我們一般會用長和短,多和少去衡量。作者黃仁逵描寫時間,是用空間來量度的,「『閒靜』有多長?別人可能不懂,肥庚默默算過:大約三百五十呎」,閒靜指的是時間,三百五十呎是空間,原來寫時間可以這樣寫的,令抽象的時間變得實在。

這種寫法還得跟文章的內容配合,不然會令人覺得造作。〈遊俠〉寫的是電車司機肥庚的故事。他工作很忙,沒有多少閒靜的時間,惟有「電車在墳場旁邊駛過,架空天橋的影子剛好投在一大截路軌上」的一段路,大約三百五十呎。雖然沒有明寫,但這樣的描述令電車路軌的主題呼之欲出。

襯托法寫人物
人物方面,黃仁逵總是擅長用極簡的筆觸去描述,我們只知道人物的名字和職業。作者並未描寫他的外貌,但從「肥庚」一名我們略知一二,加上他很會吃(「把鹹蛋殼仔細刮一遍」),相信也逃不出一個「肥」字。

作者透過肥庚的閒,映襯出他的忙。全文沒一個「忙」字,但是肥庚那難得的閒靜,不是說明他平日工作有多忙嗎?「肥庚每次經過,總把電車搖慢點,好享受每呎閒靜」,可見這閒靜是多麼難得。閒靜之難得,令他不禁奇想,想起外國的公車司機開車開到海邊。可憐的是,肥庚連這個機會也沒有,「電車軌鋪不到海邊那麼遠」,這一筆其實是很悲情的,但作者輕輕帶過,不煽情不造作,更顯出其沉重。

明白了「電車軌鋪不到海邊那麼遠」的部分,再讀「『肥庚』又好『鐵匙庚』又好,名號叫開了,愈聽愈像江湖遊俠,騎一輛電車,走遍大江南北」,這一段把人物喻為遊俠,其實同樣寫出了人物的限制和絕望,因為電車軌是固定的,肥庚哪裏都去不了,只能每天重複享受那「三百五十呎」閒靜。


題目

試根據以上文章,完成以下練習。

1. 文中運用了三個引號,包括「閒靜」、「肥庚」、「鐵匙庚」。試指出這三個引號的用處。(4分)

2. 文中提到:「聽說英倫有個公共汽車司機跑市區綫跑了幾十年,有天發起瘋來把車一個勁開到海邊,就被汽車公司告了,聽說還有市民替他求情。」這對文章的內容起了甚麼作用?試說明之。(4分)

3. 試閱讀下列一段文字,然後回答題目:

「我的老師孫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他有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嘴巴,並不漂亮,也少言語。街上兩人爭執,先是對罵,再是拳腳,一個臉上就流下血來,遂抓起了旁邊肉店案上的砍刀,圍觀的人轟然走散,他爹牽他正好經過,便跑過去立於兩人之間,大喊:『不許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許打仗!』」〈我的老師〉賈平凹(為便於設題,文章曾經增刪)

試指出以上文字與〈遊俠〉一文中人物描寫的相同和相異之處,並說明之。(7分)


參考答案

1. 「閒靜」:這裏的引號在於表達特別意思,文字表面意思是寂靜、安靜之意,但作者卻用「多長」去量度這段「閒靜」,表達出作者所講述的閒靜是一段距離。(2分)
「肥庚」、「鐵匙庚」:這裏的引號在於強調意思。強調該電車司機有兩個外號,包括「肥庚」及「鐵匙庚」。(2分)

2. 作者這段文字起了反襯的作用(1分),即將性質相反的兩類事物放在一起作襯托。(1分)作者利用英倫汽車司機跑到海邊的自由,反襯出肥庚那「三百五十呎」的限制。(2分)

3. 相同:兩段文字同樣運用了反襯的手法。(1分)〈遊俠〉一段中作者利用英倫汽車司機跑到海邊的自由,反襯出肥庚那「三百五十呎」的限制(1.5分)。而〈我的老師〉一段中,則利用旁人的反應,反襯出孫涵泊具正義感的行為。(1.5分)
相異:〈我的老師〉一文中,作者對孫涵泊有直接的肖象描寫(1分),「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嘴巴,並不漂亮」(1分);而〈遊俠〉一文,則沒有運用肖象描寫(1分)。


解題

1. 一般來說,同學會在小學時學習標點符號。但事實上,大部分同學所使用的標點符號離不開逗號、句號、冒號、引號等,能善用標點符號的同學可謂不多。而第一題涉及的,正正是標點符號的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5年發布、1996年正式實施的《標點符號用法》中指出,引號有四種用法,包括:

一、行文中直接參照的話,用引號標示;
二、需要着重論述的對象,用引號標示;
三、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也用引號標示;
四、引號裏面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裏面一層用單引號。

而細看題目,其實正如答案中所言,第一個引號所指的「閒靜」,作者並不是從一般人用音量的角度去量度,而是用距離,因此,這個引號標示的詞語具有特別的意思。至於之後的「肥庚」和「鐵匙庚」,作者明顯想去強調這兩個外號,而這兩個外號雖然有「肥」和「匙庚」之意,但卻沒有特別之處,因此可以判別為純粹強調的作用。當然,同學看到這類題目的時候,要判別引號的作用在於「強調」,還是具備「特殊含義」並不容易。同學必須透過上下文的推論,了解作者說話的背後目的,而判別答案。

2. 第二題所問的是反襯手法。根據修辭學學者陳望道先生所言,所謂「反襯」是指:「揭出互相反對的事物來相映相襯的辭格。」按陳望道先生對這修辭的理解,我們可以將之作為寫作手法的參考。而同學在作答時,其實可以從題目中看到不少的提示,例如「電車軌鋪不到海邊麼遠」,和英倫汽車司機「一個勁開到海邊」有明顯的不同,這兩者正好相反,亦正正是陳望道先生所言的「互相反對的事物」。而回答這類題目,須要:一、指出作用(視乎答案作解釋);二、緊扣文本作解說。而同學常犯的錯誤是只指出該段的作用,而沒有緊扣文本作解釋。

3. 第三題,筆者節錄了一段描述一位小朋友的文字。同學作答這類「相同相異」問題時,一般較易犯的錯誤,是只顧其一,不顧其二,只作答了相同或相異,而忽略了另一個答案。只要同學細心留意題目的要求,便不難作答。至於其他方面的答題技巧,則和第二題相類,在此不贅。

 

賞析:可洛 出題:張敬才老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