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式判斷的「正確」出題分類
2015.01.16以下為閱讀及聆聽兩卷三式判斷中「正確」的出題分類:
立場類
(一)認同對方觀點
題目 |
文本 |
備註 |
根據家明建議以數字編號取代名字的討論:家明認同張教授的看法。
|
教授:家明,你的建議未必不可行。可是,事有本末,取名字時,方便往往不是最主要的考慮⋯⋯ 家明:教授的說法確有道理,正如我們吃東西也不會只求填飽肚子。 |
家明對教授說法贊同。並進一方引伸支持對方的說法
|
靜恩、志偉、美儀最後均認同歌迷也要為社會公益盡一點力。
|
靜恩: 歌迷會除了要支持偶像以外,也可以為社會公益盡一點義務。你看,家明有空就會苦練外語,希望可幫助弱勢群體。我希望向華歌迷會也可參考,為社會公益出一分力。 美儀: 靜恩,我也贊同你的說法。往後,假若向華歌迷會也有服務活動,記得通知我與志偉。志偉,你也會出席嗎? 志偉: 美儀,我當然會出席。正如家明所說,我也要做好歌迷的本分。 |
靜恩提出「歌迷也要為社會公益盡一點力」 美儀表示認同 志偉認同家明,並以「做好歌迷的本分」再次指涉「歌迷也要為社會公益盡一點力」 |
(二)隱性立場
題目 |
文本 |
備註 |
根據單車是否由中國人發明的討論,芳芳不認同家明的推論。
|
美儀:家明,你知道單車是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嗎? 家明:那還用說,一定是我們中國人。 芳芳:家明,何出此言? 芳芳:光憑這個下判斷恐怕不行啊,歐洲人雖然拓寬了火藥的用途至工業和軍事方面,把火藥發揚光大,可是火藥卻是中國人發明的。 |
家明的推論是「普及就是發源地」;芳芳「光憑這個下判斷恐怕不行」,表示家明的說法武斷,並不可靠,故不認同
|
王老師對其他學會的宣傳手法有所保留。 |
家明:芳芳,你有所不知,不少學會都送禮物和紀念品,要是我們沒有,哪有同學來看我們的攤位呀?
王老師:其他學會用甚麼宣傳手法,老師不便評論,可是事情是對是錯,不應該只看是否得到大多數人認同。而且,這樣宣傳未必有助這些學會長遠的發展。 |
雖然老師先說「不便評論」,但卻展開評論 兩個觀點均是批評其他學會宣傳手法的應然性,可見其「有所保留」 |
問題是文本的歸納
題目 |
文本 |
備註 |
有關小津次郎作品的描述 探討家庭倫理。
|
小津次郎的作品,如《晚霞》、《麥田》、《池魚之味》,以現代日本家庭為題材,表現了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間感情的糾葛與和解,作品反映了他對日本社會的風俗習慣、價值觀及世態人情的感悟與反思。 |
|
張允行認為「網上投票」的效果適得其反。
|
張允行: 原來舉辦「網上投票」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宣傳電影節。可是,現在「宣傳」卻變成「反宣傳」,這是否在你們意料之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