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邀請中國古人為中學生講課

2015.01.13
1258 1258

題目
     假如你可以回到過去,邀請一位中國古人為中學生講課,你會選擇哪一位?
①老子 ②孔子 ③蘇軾

資料一
      由李嘉誠基金會資助的幼吾幼慈善基金,在二○一○年創立「333小老師培訓計畫」,計畫分三階段:培訓班、延伸班、自力進修班,每階段為期六個月,同時設有互動功課輔導時段,由高年級生擔當「小老師」輔導低年級生,例如六年級輔導四年級、四年級輔導二年級,體驗助人自助,又有增值課程教導英語拼音、英文文法等,並有鞏固基礎的增潤課程。
     計畫有專車接送學生課後到四個培訓中心,現累計共一百一十二所中、小學曾參與,受培訓學生近三千名。幼吾幼慈善基金執行董事林劉淑英補充,現時有很多以教育幼兒為名的基金,但大部分均着重教育、忽略發展,且偏向資助綜援家庭下一代,而該計畫則專門幫助來自無領取綜援的基層家庭、學業成績表現一般的小學生,兼提供全人教育。
摘自《星島日報》 2014年12月13日 A31

資料二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摘自韓愈《師說》

資料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摘自《論語》

小組討論
     試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每個同學輪流發言1分鐘,然後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0分鐘。

討論點
‧當老師須具備甚麼必要條件?
‧除了書本知識之外,老師還可以傳授甚麼知識?
‧三位古人各有甚麼特質?可逐一分析。

論點參考
資深鋼琴老師 鄧佩芬
     以嚴苛手段培育學生成才的例子比比皆是,但現今的教育體制,以學生為本,獎勵主導,嚴師已不再被推崇,「嚴斥棒打」或用鉛筆、鐵尺戳指,隨時會被家長投訴。

濟川文化研究會會長 潘樹仁
     孔子以交流對談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辨,用「因材施教」的辦法啟迪學生,晚年不斷編輯各類書籍和教材,有《周易》和《詩經》等等,用身教示範「學不倦,教不誨」的精神,成為「萬世師表」的楷模。

專欄作家 王貽興
     我們都如此執着於答案,像明明已經努力按課本背誦答題的小學生,不明白為甚麼試卷會被打了個大交叉,非得顫着嘴唇,抓住老師,戰戰兢兢的問,為甚麼會錯。錯在哪裏?為甚麼會這樣?

觀點舉隅
甲同學:
      古人常言道:聖人無常師,當別人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自然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萬世師表孔子還提出了「有教無類」無等差的普及教學態度,令不同學習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接受教育,改變了中國古代學習只有貴族或富家子弟的理念。若能聽孔子一席話,必對人生哲學如交友、求學、待人接物有更深厚的認識。

乙同學:
     我就希望向最好的老師拜師學藝,但知識不限於書本之上,行事為人的態度和思想才是一生人的課題。所以,假若我能回到過去,我希望聽老子談一談《道德經》,了解崇尚自然、與世無爭的豁達思想。在現世紛亂的世界,如何保持無欲無求的超然人生觀?也特別想知道為何老子會悟出這些大道理。

小貼士
互相評分 一起摘星
      同學可以嘗試在分組討論的時候,採取互相評分法。第一步,跟同學們分成四至六人一組,每兩組成一大組練習。第二步,甲組先進行討論,乙組負責評分。第三步,討論結束後負責評分的乙組組員須講出扣分和得分的要點,屆時甲組同學可作反駁。朋輩間一起參與,互相監督必會有所進步。

 

文: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