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探討血汗工廠問題

2015.01.14
1256 1256

新聞議題練習紙

背景

「唔辛苦邊得世間財」,一語道盡要養家餬口就要辛勞工作。惟辛勞不代表要賤賣人力與尊嚴。早前,有外媒記者做臥底,假扮員工於蘋果公司在上海的代工廠工作,揭發工人工時過長、宿舍環境惡劣及存在童工等問題,違背了蘋果公司曾作出要保護工人和改善工人待遇的承諾。「血汗工廠」已是不少發展中國家的公開秘密,而這些「血汗錢」背後又隱藏了甚麼問題?

新聞重點
‧了解發展中國家的工人被剝削的情況
‧查找血汗工廠出現的因由
‧認知工人的權利,以及生產商、企業和消費者的責任









新聞資料

工人受剝削的情況

資料一

英國BBC旗下節目Panorama(廣角鏡)派出「臥底」記者,扮打工仔應聘進入位於上海郊區的蘋果公司代工廠調查。一名「臥底」記者說:「每次我回到宿舍,都會累得不想動了。哪怕我很餓了,也不想起來吃飯,就想躺着休息。因為壓力太大,我晚上都睡不着覺。」他經歷過的最長一次輪班時間,竟長達十六個小時。另一名「臥底」記者稱,曾多次向管理者要求休假一天,卻得不到批准,連續工作了十八天,令其精神幾乎崩潰。
資料來源:2014年12月20日《星島日報》A26

資料二

由SACOM、國際工會聯合會香港聯絡處(IHLO)、英國團體War on Want及乾淨衫運動國際網絡(Clean Clothes Campaign)聯合出版的《窒息的生產──危機四伏的中國牛仔衣飾工廠》調查報告,揭示中國牛仔服飾工廠工人缺乏職安健及其他用工條件保障,而且工廠仍廣泛使用可導致塵肺病的噴砂工序。SACOM回訪了其中兩間工廠,結果發現工廠仍未有依照中國法例保護工人權益及生命健康。該兩間工廠的客戶包括American Eagle, Hollister, Levi’s, GAP, Wal-mart, H&M等多個國際知名時裝品牌。
這些品牌的牛仔褲售價動輒幾百元港幣,可是工人為每條牛仔褲加工計件工資只有幾毛錢人民幣。微薄薪資令他們每天長時間工作以維持生計。兩間工廠剋扣工人加班工資及工資單上沒有如實反映工資計算實況的情況亦非常嚴重。
資料來源:2014年9月5日 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聲明

資料三

最窮國家之一的孟加拉近年憑超廉價的勞工,崛起成為繼中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國。成衣業是孟加拉的經濟命脈,每年可賺取約二百億美元,佔全國出口貨物總額八成,產品主要輸往美國及歐洲各地,很多歐美大牌子都在孟加拉製造衣服。目前孟加拉有約四千五百家製衣廠,提供三百萬個就業職位,佔全國勞動市場四成,其中九成是女工。不過,當地成衣業勞工收入低得可憐,月薪僅五十美元(三百八十八港元),還不及他們替歐洲織一件毛綫衣的成本,工作環境也非常惡劣。
資料來源:2012年11月26日《星島日報》A2



員工維權意識抬頭

資料四
一項研究顯示,在珠三角一些城市,四十五歲以上的農民工中,有五至六成左右沒有獲得企業足額交納社保(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北京學者胡星斗說,大量私企為節省成本,不為工人交納或少交社保的現象非常普遍,尤其是那些加工企業本來就是「血汗工廠」,但現在的農民工都是「九十後」,自主自立意識及公民意識都比他們的父輩強,不會完全任人宰割。
資料來源:2014年4月28日《星島日報》A20

資料五
全世界最大運動鞋代工商、台資企業裕元集團的裕元鞋廠,位於東莞高埠鎮,日前爆發內地三十多年來最大規模工潮,約五萬名工人不滿廠方沒有為他們購買足額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等)。據統計,三月以來珠三角已發生至少三十宗逾五百名工人參與的罷工事件,包括廣州汽車配件工廠、IBM深圳工廠及東莞三星代工廠等。美國Simmons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利戈爾內(Ligorner)說:「對於中國僱主來說,今年將是十分艱難的一年,會出現更多的罷工和勞動抗爭。」因為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緩,企業被逼降低成本,與工人的矛盾會增加。
資料來源:2014年4月28日《星島日報》A20

國際企業的生產模式

資料六

歐美資本尋求利潤更大化的出路,是用便宜的價格獲得第三世界的能源和自然資源;同時,為了迴避本國的勞動力成本,把生產綫外移到發展中國家。自二戰後,歐美國家建立起相對保障勞工權利的福利國家體系,一方面高福利為資本主義創造了一個具有消費力的中產階級,有利戰後經濟重建,另一方面也有助社會穩定,避免工人階級向蘇聯共產主義集團靠攏。然而,高工資和高社會保障限制了企業利潤增長,利潤最大化是資本累積的最根本目的,故跨國資本為了尋求出路,開始向新興工業地區出發。
資料來源:樂施會「無窮校園」—專題文章《全球化下中國新生代工人的境況》
http://www.cyberschool.oxfam.org.hk/res_search.php?s=3&articles_id=117

消費者角色:道德消費

資料七

道德消費又名責任消費、公義消費、良心消費等,是一種以道德責任為主要原則的消費行為,令消費活動不致構成對人類、環境及動物的剝削及遺害,進而促進弱勢社群、社會以至世界的整體利益,以抗衡資本主義下,「銷售只為賺取利潤」、「消費只為個人享受」等價值觀,強調個人消費行為對人、環境及動物帶來的影響。在人權方面,人們會關注產品的製造過程會否涉及剝削生產者的現象,例如在歐美興起的公平貿易產品,透過認證及營銷監管過程,確保勞工及農民得到合理回報。
資料來源:樂施會「無窮校園」《樂施詞彙》
http://www.cyberschool.oxfam.org.hk/glossary.php?s=3&ss=307&cod=100&id=1005

資料解讀

工人受剝削的情況

資料一

‧記者不惜做「臥底」,親身感受在工廠工作的情況;
‧記者發現工時長,及要長期工作,導致肉體和精神皆疲憊,壓力大。

資料二
‧不少國際知名時裝品牌的製作過程,危機四伏,有損工人健康;
‧工廠缺乏保障工人安全工作的措施、培訓,而工人亦缺乏安全意識;
‧工人工資只佔製成品售價的一小部分,反映生產商賺取最大利潤;
‧因薪金微薄,工人要長時間工作維生。

資料三
‧孟加拉為全球成衣出口大國之一;
‧成衣業和相關出口,佔全國勞動市場四成,是孟加拉主要經濟支柱;
‧工人被剝削,月薪比織一件毛綫衣的成本要低,而且工作環境惡劣。

圖片

‧有監察無良企業的組織到蘋果公司的銷售點示威,抗議該公司的產品是在血汗工廠製成,剝削工人福利。

員工維權意識抬頭

資料四

‧在珠三角,有私人企業為節省開支,不替其員工交付社會保障基金,情況普遍;
‧年輕農民工較有自主意識,會在工作上爭取個人權利。

資料五
‧珠三角地區的罷工事件不斷;
‧某大型製鞋廠,爆發內地三十多年來規模最大的工潮,逾五萬人參與;
‧員工不滿廠方無替其購買足額的社會保險;
‧中國經濟增長開始放緩,企業為要降低營運成本,預料與員工的矛盾會加劇。

國際企業的生產模式


資料六

‧全球資本主義主導下,形成一群有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
‧商人以尋求最大利潤為目標,把生產綫移到生活指數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同時透過壓低工資,以降低成本。

消費者角色:道德消費

資料七

‧消費者應考慮消費行為是否合乎道德,並須肩負保護環境和尊重人權的責任;
‧須考量產品的製造過程有否剝削生產者,生產者要有合理回報。

涉及單元及主題
單元:現代中國+全球化
主題:中國的改革開放+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中國的改革開放人民如何理解生活水平和模式的轉變?
‧中國作為一個高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當中有甚麼挑戰和機遇?
‧參與國際事務怎樣影響國家的整體發展?中央人民政府怎樣回應改革開放帶來的影響?
‧全球化有甚麼特徵和發展趨勢?
‧全球化為各國帶來利益抑或只是有利於已發展國家或者是國際性資金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

相關概念

‧貿易自由化 Trade liberalisation
‧全球生產鏈 Production chain
‧跨國公司(跨國企業)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利潤最大化(利潤極大化) Profit maximisation
‧血汗工廠 Sweatshop
‧最低工資 Minimum wage
‧剝削 Exploit
‧貧窮 Poverty
‧消費行為(消費者行為)Consumer behaviour

多角度思考

1.
血汗工廠成為全球的社會問題,原因何在?
建議思考方向:
‧了解全球經濟的發展模式
‧明白已發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擔當的角色
‧分析兩者角色有何衝突

2.中國雖然已是經濟大國,但血汗工廠仍然存在。參考資料,現時中國企業與工人的衝突是甚麼?
建議思考方向:
‧了解血汗工廠背後所反映的問題
‧分析現時工人罷工、企業減成本的原因

3.你認為社會各方可如何解決血汗工廠的情況?
建議思考方向:
‧分析在血汗工廠議題上有哪些持分者
‧可從政府、企業、工人、消費者等方面,提出可行建議

載自2015年1月14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文:阿寶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