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主席

2015.01.09
1249 1249

    「主席」這個詞很常用。主持會議的人,叫「主席」;國家機關的最高領導職務,也叫「主席」。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APEC2014,發表重要講話,成為媒體的焦點。以主席構詞,現代漢語有「主席台」、「主席團」等。

     「主席」一詞,源自西方(英語:Chairman/President),但是,「主席」的「席」,卻富有中國歷史傳統,有豐富的中華文化意蘊。「席」本是席子。古時候,華夏民族席地而坐,席地而睡,「席」是坐臥的工具,「主席」與「客席」相對(今宴請中分主位和客位),所謂「主席」,是指主要席子上的那個男人,或者席子上的那個主要男人;重「禮」是孔子的一貫做法,起居生活堅持「席不正不坐」。中華民族原是席地而坐的民族,垂足而坐,高牀軟枕是後來的事;日、韓古裝劇依舊保留了席地而坐、席地而睡的起居方式。成語席地而坐、席不暇暖、幕天席地、座無虛席、席捲天下,都跟席子有關,都保留了「席」的本義。

席地而坐: 古人在地上鋪席子作為座位。後泛指坐在地上。
席不暇暖: 原指孔子、墨子「聖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墨無暖席。席,座席,連席子還沒有來得及坐暖就起來了。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幕天席地: 以天為幕(帳篷),以地為席(席子,坐臥之具)。形容倜儻曠達,不拘行迹。也作席地幕天。
座無虛席: 《晉書》記載了王渾的家裏,有過「座無空席,門不停賓」的盛況。後多作「座無虛席」,形容觀眾、聽眾出席的人很多。
席捲天下: 像捲席一樣把天下一切捲進去。形容包括無餘。

     還有,大家熟悉的成語「管寧割席」的故事。管寧、華歆「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看」,華歆的好奇心出事了,管寧割席分坐,與華歆絕交。
      成語有個特點,穩定性強,存古的成分也就相當牢固。因此,通過成語,我們可以考察出「主席」的「席」,很有中國特色,有着豐厚的、獨特的中華歷史文化意蘊。

      今天,現代漢語的語匯中,保存並大量流通以「席」構成的詞。以「席」開頭的詞有:席次、席地、席位、席子等等。以「席」結尾的詞更多:出席、割席、即席、酒席、聯席(參加聯席會議)、列席、缺席、入席、首席、退席(陪審員退席商議)、筵席、宴席、擇席、枕席、主席、專席(專門設置的席位)、坐席等等。「筵席」這個詞很有意思。筵,是鋪在地上的大席子;席,是鋪在你面前的小席子,這時候,小席子的地位比大席子高。

考考你
「擇席」是甚麼意思?普通話標準音該怎麼讀?

 

答案
「擇席」,指換個地方睡覺就睡不着或睡不安穩。讀zhái xí,這裏的「擇」不讀zé,必須讀zhái。

 

文:林建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