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取法乎上

2014.12.16
1134 1134

      他們問我看甚麼書,我說朱自清,他們看的卻是瘂弦、鄭愁予、西西、也斯。這開了我的視野,我跟着他們的推薦買了余光中的《白玉苦瓜》、瘂弦的《深淵》、陳之藩的散文等等,才知道他們的詩文比我之前看的朱自清、冰心要高超得多。 (《浮城述夢人》188頁)

      王良和是文壇的三項鐵人,曾在香港文學雙年獎得過新詩、散文和小說的首獎。他自小有寫作天分,中二開始接觸文學,在老師的鼓勵下投稿報紙。他模仿朱自清的筆法投稿去,一投便刊登了,得到四元投稿,那時是七十年代,四元可以買到不少東西了。

      他再接再厲,參加當時香港最有影響力的青年文學獎,可是卻落選了。他去參加投稿者座談會,在那裏跟其他參賽者聊起來,發現自己看的書和他們看的不同,王良和當時看朱自清和冰心,一些參賽者看的是當代作家的書,例如余光中、 弦、西西、陳之藩和也斯的。結果他去買這些書來讀,大大開了眼界。

      寫作和閱讀是密不可分的,你寫作的水平取決於你閱讀的水平。有一句話:「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我們的目標要定得高一些,假設訂一百分吧,即使無法達標,還有八九成,有八九十分。若是我們把目標訂在七十分,那結果很有可能只有五六十分而已。在閱讀上,要找好的書來讀,不要浪費時間。

      中學生的閱讀情況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讀學校指定的文章,可惜這些文章仍停留在朱自清、冰心的階段,他們寫的不是不好,但屬於新文學運動時期的作品,未夠成熟,時代也離我們太遠,感覺有點隔。二是學生課餘多愛看輕小說,這些書太新,質素參差,養分不足,也難以為寫作帶來好處。

      那應該要看甚麼書呢?多留意《S-file》的推介、讀文學雜誌、參與由坊間的寫作坊、留意文學比賽的評判是誰,找他們的書看,你將讀到更多高超、營養豐富的佳作。

文:可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