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史記.酷吏列傳》(節錄)

2014.12.16
1132 1132

     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①。」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②,盜賊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昔天下之網嘗密矣然奸偽萌起,其極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職矣。故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下士聞道大笑之」。非虛言也。漢興,破觚③而為圜④,斫⑤雕而為樸,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不至於奸,黎民艾安。由是觀之,在彼不在此。

      高后時,酷吏獨有侯封,刻轢⑥宗室,侮辱功臣。呂氏已敗,遂侯封之家。孝景時,晁錯以刻深,頗用術輔其資,而七國之亂,發怒於錯,錯卒以被戮。其後有郅都、甯成之屬。郅都者,楊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時,都為中郎將,敢直諫,面折大臣於朝。嘗從入上林,賈姬如廁,野彘⑦卒入廁。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賈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複一姬進,天下所少甯賈姬等乎?陛下縱自輕,奈宗廟太后何!」上還,彘亦去。太后聞之,賜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史記.酷吏列傳》(節錄)

註解
1. 格:通「革」,除去壞毛病
2. 滋章:愈發嚴酷
3. 觚:古代有棱角的漆器
4. 圜:通「圓」
5. 斫:砍削
6. 轢:欺凌
7. 野彘:野豬

問題
1. 試解釋以下畫上橫綫的字詞:(4分)
a. 其職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上下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喪失 b. 隱瞞


2. 試語譯以下句子:(4分)
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不至於奸,黎民艾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漢朝初年,修改嚴厲的刑法,改為寬鬆的刑法,廢除法律繁雜之文,改為簡約樸實的條文,法網寬得能漏掉吞舟的大魚,而官吏的政績卻很顯著,使得百姓不再有奸邪的行為,百姓平安無事。

 

3. 文中提到「法令滋章,盜賊多有」和「吏民益輕犯法,盜賊滋起」的局面,試按上文闡述你的答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漢武帝喜用酷吏,打擊豪強、抑制商賈、懲治貴戚奸吏,以加強中央集權,應付其揮霍和對外戰爭的需要。結果能強化皇權,保持國家的統一;但是酷吏的嚴刑峻法和殘酷殺戮,使各階層的人們無辜被殺,冤獄橫生,社會不寧。

 

首段,孔子認為用政治法令引導百姓,用4._______(2分)來約束百姓,可免於犯罪,但沒有5._______(2分)。反之用道德和6._______(2分),百姓就能改正錯誤,走向正道。

 


刑罰 /
羞恥心 /
禮儀 /

 

老子覺得執着於7._______(2分)的德,就沒有實際的道德。指法令愈嚴酷,8._______(2分)反而更多。

 


形式上 /
盜賊

 


太史公覺得,法令只是9._______(2分)的工具,不是管理政府清濁的根源。國家一蹶不振的地步,因為奸邪的官吏和百姓相互10._______(2分)。

 

 

政治 /
欺騙

 

只有任用強健有力的人和嚴酷的11._______(2分),漢朝建立後,變動秦朝法律,就像漏掉吞舟之魚的魚網,官吏不做奸邪之事。

 


法令


孝景帝時,晁錯用心苛刻嚴酷,多用12._______(2分)來施展他的才能,吳、楚七國叛亂,晁錯因此被殺。

 

法術

 


景帝時,郅都敢於向朝廷直言13._______(2分),使人折服。

 

進諫

 


曾隨天子到上林苑,賈姬到廁所去,14._______(2分)突然闖進廁所。


野豬


皇上想親自拿武器救賈姬,郅都跪指不應因一個15._______(2分)身陷險境,太后聽說後賞賜郅都黃金百斤,從此重視郅都。

 


姬妾

 

出題: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