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亭集序》 王羲之
2014.12.12永和九年①,歲在癸丑,暮春之初②,會於會稽③山陰之蘭亭;修禊④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⑤,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⑥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⑦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⑧,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 修短隨化,終期⑨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田,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⑩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蘭亭集序》 王羲之
註解
1. 永和九年:公元253年。永和是東晉穆帝年號。
2. 暮春之初:指三月上旬巳日
3. 會稽:郡名,今江蘇東部、浙江西部一帶
4. 修禊:一種古代習俗。人們到水邊嬉戲,洗濯身體,除禍求福。
5. 流觴曲水:將酒杯放在彎曲的水中飄流而下,酒杯停在誰人面前,那人便要飲那杯酒和作詩。
6. 相與:交往
7. 靜躁:好靜、好動兩種性格
8. 俯仰之間:時間短促,指短暫一生
9. 終期:人生最終的大限
10. 彭殤:指把長壽、短命看作一回事。彭是彭祖,相傳活了八百歲。殤是夭折。
問題:
1. 請解釋以下畫上橫綫的字詞:(4分)
a. 雖取舍萬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晤言一室之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萬種差別 b.相見暢談
2. 試語譯以下句子:(4分)
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們對面前的境況感到喜悅,一時間高興和滿足,卻不知道快將老去。
3. 王羲之同不同意古人「死生亦大矣!」的說法? (2分)
A. 同意
B. 不同意
C. 沒有說明
A
4. 王羲之創作《蘭亭集序》的目的是甚麼?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錄參加者的名稱及詩作,讓後世的人皆對這些詩作有共鳴和感嘆。
5. 第1段中,用了哪兩種景物描寫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視覺描寫及聽覺描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