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改下一步:人大框架內爭民主?
2014.12.15社論導思
今日香港
Mindmap
社評試寫
試從另一角度,為是日新聞題材撰寫一篇五百字社論。
建議立論方向︰
‧分析政改次輪諮詢的作用和意義
‧分析立法會議員應否「否決政改方案」
‧分析政府接納「重啟政改」訴求的利弊
社論
投入次輪政改諮詢 免負市民期望
佔領行動進行了超過十星期,要求人大常委會撤回有關特首普選框架的決定,已肯定不可能。與其換湯不換藥地要求重新啟動政改,不如趁政府行將進行政改第二輪諮詢,在符合《基本法》的大原則和在人大框架下,盡量擴大民主成分,務實地優化二○一七年的特首普選。
第1段︰社論要點
佔領行動與其要求重啟政改,不如趁第二輪政改諮詢,盡量擴大其中的民主成分。
現時距離下屆特首選舉不足兩年半,計及諮詢、立法及產生提名委員會等選舉機制所需要的時間,甚為緊逼。當前社會未有壓倒性共識,學生組織心目中的公民提名方案甚至涉及修改《基本法》,如果從頭做起,必然重複迭迭不休的爭論,根本不可能及時完成整個過程。
更重要是,政改諮詢已依法行了「五部曲」的兩步,人大常委已就特區政府的報告作出決定,沒理由回到起點再起步。對政改的立場不同於學生的其他市民,也不會同意。
第2-3段︰提出觀點
由於時間緊逼,社會未有壓倒性共識,學生組織提出的方案必會重複引起爭論,不可能及時在下屆特首選舉前完成。政改亦依法提交了報告給人大常委作決定,沒理由再退回起點。
實際上,佔領運動進一步削弱中央與泛民主派之間的互信,即使重啟政改,中央容許的方案只會從嚴而非從寬,學生反而「偷雞不到蝕把米」,如果學生認為現在的框架不可接受,又怎麼以為重啟政改後產生的更嚴方案能夠接受呢?
第4段︰新聞分析(一)
指出佔領運動破壞了中央和泛民的互信,即使重啟政改只會更嚴,學生不會接受。
放棄原先叫價才有收穫
學生領袖現時面對的矛盾,是不甘心於行動付出了這麼多代價後,卻得不到甚麼結果,希望多多少少有點收穫,以向支持者交代,不致完全灰頭土臉。這是他們咎由自取。
第5段︰新聞分析(二)
指出學生領袖的心態是不甘行動沒有收穫,無法向支持者交代。
政治談判要成功,應按雙方的實力進退,並願意互諒互讓,學生領袖欲得到成果,就要放棄原先叫價,懂得還價。佔領運動高潮之際,學生領袖並非全無所得,起碼獲當局提出向中央提交民情報告,及建立多方平台共商政改。可是學生寸步不讓,以致這些本來已可到手的成果,就在他們手指隙中溜走了,而民意亦由支持變成反感。今次學民思潮的絕食行動起不到甚麼反響,是佔領運動拖到現今階段的民情寒暑表。
第6段︰新聞分析(三)
點出政治談判的關鍵是要懂得進退,要成功就要放棄原先叫價,才有收穫,寸步不讓只會令民意反感。
在框架內擴民主空間
當年香港前途談判,比今天的政改問題複雜百倍,最後能夠達成協議,九七政權和平交接,就是因為高手過招知所進退,英國在以主權換取治權的叫價碰壁後,願意妥協,換取中國承諾香港資本主義制度和港人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港人從而在回歸後,仍然得享比內地人更大的自由。
第7段︰新聞分析(四)
以中英前途談判為例,說明願意妥協的重要。
今次學生卻缺乏解決問題所須的視野和能力。他們如果還希望運動有一點成果,就要承接政府早前拋出的多方政改平台構思,務求在當局進行政改第二輪諮詢時,擴大泛民陣營的話語權,在框架下爭取更大程度的民主空間,而非透過杯葛來推卸責任。
第8段︰提出建議
學生如果想有成果,就應承接政府拋出的多方平台構思,在第二輪諮詢時爭取擴大其中的民主空間。
人大框架是中央的底綫,一如當年收回香港是中國的底綫,中央亮出底綫後,其他討論空間相當大。泛民就算不喜歡,但是明知衝擊不成,就不如盡量擴大底綫後的空間,中央希望能夠落實特首普選,又知道泛民議員人數在立法會掌有否決權,要落實方案就要有一定空間讓泛民下台,學生和泛民若不把握機會爭取,就是辜負萬千渴望以自己一票選出特首的市民期望。
摘自2014年12月8日《星島日報》
第9段︰總結
人大框架是中央的底綫,泛民應盡量擴大這底綫後的空間,和學生把握機會爭取。
載自2014年12月15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 李源潮促按基本法推政改
- 曾鈺成:政改拉倒 一國兩制難言成功
- 林鄭周二交代政改諮詢報告
- 林鄭見公務員預告政改壓力
- 大律師公會促政改勿斷章取義
- 13學者倡十月交政改報告
- 林鄭:如期提交政改報告
- 預先批評政改 詩姐指不公道
- 政改報告「曲綫」否定公民提名
- 政改報告 提名門檻留空間
- 政改三人組將晤「佔中三子」
- 「政改三人組」周三會泛民
- 認清政改風浪的深層暗湧
- 梁振英指政改溝通有難度
- 田北辰料中央揀建制政改方案
- 羅致光不同意政改「袋住先」
- 梁家傑盼盡快與張曉明商政改
- 劉兆佳:「反佔中」成政改契機
- 譚惠珠籲政改「袋住先」
- 京官邀全體議員 周四深圳政改座談
- 人大將為政改拍板 已包括中央構思
- 政改涉國家安全 非建制派出閘微
- 政改原地踏步 香港將「沉淪」
- 李嘉誠:不希望政改原地踏步
- 政改月底「落錘」京官翌日座談詳解
- 中央「企硬」 泛民悲觀看政改
- 人大明商政改 料限「出閘」人數
- 人大商政改 港股料爭持
- 政改草案明表決 或無修改空間
- 政改今拍板 五千警防亂
- 建制派促泛民支持政改決定
- 25泛民議員將否決《政改方案》
- 董建華籲泛民退一步挺政改
- 政改次輪諮詢 擬三個月內完成
- 馬時亨:政改不前進經濟「玩完」
- 史美倫籲各方讓政改先走一步
- 政改次輪諮詢在即 林鄭籲泛民勿杯葛
- 聯合國下月公開聆訊港政改
- 大專政改關注組響應學聯罷課
- 泛民倘否決政改 振英:何來更民主
- 立會應否通過政改 市民正反意見相若
- 政改二輪諮詢延後 林鄭闢謠沒辭職
- 初中生討論政改 毋須太深入
- 林鄭企硬:政改按序走五部曲
- 外交部駁聯國:公約非港政改標準
- 譚惠珠重申《50條》不適用於政改
- 政改諮詢文件 因應形勢再稍延
- 絕食只為偶像造勢無助政改
- 大專百師聲援學生 促重開政改諮詢
- 投入次輪政改諮詢 免負市民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