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介入 貧窮人口減少
2014.12.11一、試題(卷二:延伸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計及福利 貧窮人口升變跌 97萬人5年新低 林鄭:貧窮率難再跌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公布《2013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指全港貧窮人口於去年達133.6萬,較對上一年增加2.4萬,在政府提供福利津貼之後的「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則由101.8萬跌至97.2萬,貧窮率為14.5%,較2012年減少0.7個百分點,屬5年新低,貧窮人口首次少於百萬。報告指出,受惠於長者生活津貼,長者貧窮率錄得顯著的2.8個百分點跌幅。扶貧委員會主席、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認為,貧窮綫水平按收入改善攀升,加上人口老化,相信貧窮率難以再跌。 |
(a)參考資料並就你所知,你認為有甚麼因素導致貧窮人口上升? (10分)
(b)香港政府可推行甚麼政策減少貧窮人口?(10分)
二、作答方向參考
(a)參考資料並就你所知,你認為有甚麼因素導致貧窮人口上升? (10分)
人口老化 |
|
新移民增加 |
|
產業單一化 |
|
全球競爭上升 |
其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答案,均可得分。
(b)香港政府可推行甚麼政策減少貧窮人口?(10分)
調高最低工資 |
訂立標準工時 |
發展新產業 |
三、試題分析
涉及單元 |
今日香港 |
關鍵概念 |
生活素質、貧窮人口、貧窮綫、扶貧、社會褔利、社會流動、人口老化、長者生活津貼 |
相關議題/新聞 |
香港貧窮人口難以減少,貧窮率難再跌 |
題型分析 |
(a)屬因素題,考生須參考資料,分析貧窮人口上升的因素。 |
四. 作答提示
1. 考生在回答(a)分題時,應先分辨出題目所指的貧窮人口究竟是「政策介入前」抑或是「政策介入後」。而題目所問的是上升的因素,所以考生們應分析「政策介入前」的貧窮人口何以上升,而不可將政府的一系列社會褔利與津貼考慮在內。
2. 題(a)要求分析導致貧窮人口上升的因素,考生在作答時要作多角度的分析,理解導致不同社會階層和不同年齡人士貧窮的原因。有關政府福利政策不足的因素不包括在內,例如考生提出政府對長者津貼不足令貧窮人口上升則不能符合題目要求。資料只提供小部分因素,考生須以個人知識再作補充,才能得到理想分數。
3. 考生須注意題(b)題目預設的身分立場,先以政府的角度提出有關扶貧的建議,同時不應建議褔利性質的政策。另外亦應考量政策的可行性和成效,亦要切合目前香港社會的情況,不可盲目建議。每項建議政策亦要作具體而詳細的解釋,說明該政策怎樣針對貧窮問題的成因而有效扶貧。
黃曉雯(九龍塘學校(中學部)通識科老師、香港通識教育會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