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HKDSE閱讀能力 寫作手法題 最難手法:聯想

2014.12.04
1034 1034

        寫作手法,幾乎是DSE中文科閱讀卷必考項目。到底該如何處理這些題目?請先看以下一段文字。

1. 發誓是最浪漫、最富詩意的說話方式。一個俠士,在蒼茫的曠野俯望着摯友的遺體,忍着淚咬牙折箭,誓要手刃武功蓋世的狂魔,為朋友復仇。武俠小說的描寫動人心魄,我們受了感染,碰見慷慨激昂、正氣凜然的人發誓,往往信以為真,並一律把誓言的主人當作英雄,不知誓言在今日的世界已不再那麼可靠。

2. 美言不信,巧言鮮仁。在現實世界裏,像荊軻、尾生那樣的人,少之又少。因此,有誰誓死做你的後盾,而你又滿懷感激,不打折扣地把誓言接收,滿以為困阨時背後真的有盾,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你身陷困境,才發覺後盾以壯語編造,從一張張油嘴裏源源外輸,也源源隨風而逝。有誰信誓旦旦,要抵擋玄冥的夜氣;或者摩拳擦掌,扼腕搥胸,高呼人鬼不同途;然後突然把方向盤扭轉,拐一個大急彎,我們也不必訝異。

3. 最近幾年,海內外流行「轉軑」一詞。這裏所謂的軑,並非《離騷》「齊玉軑而並馳」的軑,而是政治汽車的方向盤。咦,是我錯了;這個「軑」就是《離騷》裏面的軑嘛。千乘萬騎,隆隆滾滾,場面偉大,以賓虛的氣勢轉彎,天地為之低昂,眾神為之屏息,不是「齊玉軑而並馳」(對齊了玉製的車輪並進長驅)又是甚麼?如果你我的記憶不算太弱,有足夠的力量向時間的上游航行數年,就會聽見慷慨叱吒之誓聲,在兩岸迴盪不絕。
                                                                                  黃國彬《說誓》(節錄)

 

題目
      第2段和第3段之間,看似結構鬆散,實則結構嚴謹,這是用了甚麼寫作手法?試從以下選項找出,並加以說明。
A. 聯想
B. 排比
C. 對比
D. 呼告

第二段和第三段,有控訴的語句、有隱晦的暗示,加上旁徵博引,難度着實高。

那麼,答案應該是甚麼?

答案是:A.聯想

先看原文資料:

第2段    美言不信,巧言鮮仁。在現實世界裏,像荊軻、尾生那樣的人,少之又少。因此,有誰誓死做你的後盾,而你又滿懷感激,不打折扣地把誓言接收,滿以為困阨時背後真的有盾,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你身陷困境,才發覺後盾以壯語編造,從一張張油嘴裏源源外輸,也源源隨風而逝。有誰信誓旦旦,要抵擋玄冥的夜氣;或者摩拳擦掌,扼腕搥胸,高呼人鬼不同途;然後突然把方向盤扭轉,拐一個大急彎,我們也不必訝異。

第3段    最近幾年,海內外流行「轉軑」一詞。這裏所謂的軑,並非《離騷》「齊玉軑而並馳」的軑,而是政治汽車的方向盤。咦,是我錯了;這個「軑」就是《離騷》裏面的軑嘛。千乘萬騎,隆隆滾滾,場面偉大,以賓虛的氣勢轉彎,天地為之低昂,眾神為之屏息,不是「齊玉軑而並馳」(對齊了玉製的車輪並進長驅)又是甚麼?如果你我的記憶不算太弱,有足夠的力量向時間的上游航行數年,就會聽見慷慨叱吒之誓聲,在兩岸迴盪不絕。

解題

‧上文是由第二段的紅色部分,聯想到第三段的藍色部分。
‧第二段說的是,不少政客豪情壯語,慷慨激昂,許下許多諾言,卻突然違背之前說過的一切,其轉變之快,尤如駕車時急急扭轉方向盤。
‧作者由此聯想到第三段屈原《離騷》中馬車的玉軑,這些馬車群氣勢磅礡,數以千計,並駕齊驅,極為壯觀。
‧兩者在轉軑前的情況皆極為相近,都是很激昂壯觀,很有氣勢的。

這題的難度很高。學生要過兩關:
(一)先要找出用了甚麼手法。
(二)要加以解釋。

這道題目分數佔分達6分,學生要多加訓練才好。

練習1

1.屋裏的一切東西都布滿了灰塵,唯獨桌子上杯裏的水仍然是清澈、一塵不染的,儘管杯子底下沉澱了許多灰塵。哲學家說:「人要活得像水一樣,當你能容納灰塵,又使它沉澱後保持自己原有的清澈時,你就會變得快樂。」水就是有納百川的大度。

2.哲學的我們不懂,通俗的,應該不難理解。年度劇集《天與地》中說:「和諧並非一百個人說同一句說話,而是一百個人說一百句不同的說話之餘,又能互相尊重。」

這兩段文字結構看似鬆散,實則結構嚴謹,這是用了甚麼寫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 這是用了聯想的寫作手法。
‧ 作者由第1段水的容納大度聯想到第二段劇集《天與地》中人的包容態度。
‧ 水可以既容納灰塵,又保持自己原有的清澈。
‧ 作者由此聯想到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容納不同的說話和想法,每個人雖有自己的個人見解,但都能包容彼此不同的意見和互相尊重,令社會和諧。
‧ 兩者容納的情況皆極為相近,都是容納的、充滿大度的。

 

 

文:蕭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