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龍鳳鬥

2013.12.06
103 103

「龍BB,巨龍傳奇展真係好好睇呀,不過速龍劍龍暴龍都好,都唔夠你威猛!」科學館外人頭湧湧,大人細路都爭相和巨龍展品合照,阿龍左手拖實小鳳,右手展示結實的二頭肌。「鳳豬豬,你有所不知啦,中國龍比恐龍更加勁,可以呼風喚雨,仲係帝王象徵!等我帶你去中文大學睇展覽見識見識中國龍鳳文化啦!」

中文大學以鳳為校徽,「地下的中國──鳳翥龍翔」展覽在這裏舉辦,再適合不過。阿龍和小鳳才踏入展館,展品奇異地震動起來,原來他們手上的圖騰引起了千年古物的反應!一陣天旋地轉,風沙滾滾,二人張開眼,只見龍和鳳在半空盤旋,打情罵俏,大耍花槍……

鳳:走走走,唔好飛過來!我唔同level,你係條蛇咋,巴之閉!

龍:Honey唔好嬲啦,我係最襯就真!俗語有句「山雞變鳳凰」,難道我又因此說你是一隻雞?東漢王充在《論衡》中指:「龍或時似蛇,蛇或時似龍。」又說「龍鱗有文,於蛇為神;鳳羽五色,於鳥為君。」就說明了我乃係神蛇,而你就係神鳥!

鳳:神蛇又點呀?都係同蛇差不多啦,王昌齡《寒食即事》:「雨滅龍蛇火」,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仰穿龍蛇窟」,都將你同毒蛇放在一起,證明你們是好朋友!

龍:哎吖!咁都畀你知道晒我啲秘密!話說上古時代,黃河流域的氣溫比現在更暖,動植物都處於原始狀態,毒蛇猛獸隨處可見。而相比猛獸,原始人更怕毒蛇!因為不論是草叢樹林還是沼澤,蛇都可以生存,加上蛇善於潛藏,行動快速,往往殺人一個措手不及。出於畏懼,人們奉蛇為神明,加上偶然看到的「龍捲風」,就像一條巨蛇蜿蜒升天。人們便相信,神蛇能夠在春天乘雲升天,變成雷神,冬天又回到地上潛藏蟠蟄……

鳳:Stop stop stop!你咁講,都係想表示你叻過我!不要忘記,人們是因為怕你才會把你視為神明。我就不同了,根據古籍,關於我最早的記載,《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是記述大禹治水,舜帝和臣子皋陶、禹三人謀議融洽和諧,舜帝採納善言,君聖臣賢,天下太平。於是,樂官夔敲擊各種樂器,演奏樂曲,又輕輕敲彈琴瑟伴奏。樂聲中,鳥獸都舞動起來,當簫韶的樂曲演奏了九節,鳳凰都鳴叫飛來配合樂聲。所以,我的存在對於人來說,是喜慶祥和的象徵!

龍:Oh baby!你誤會啦,人們對我,是敬多於畏的!因為原始人們將我和其他鳥類、獸類、爬行類的動物,奉為氏族的圖騰。我們之所以被受崇拜,是因為他們相信我們可以抵抗自然災難。人們以農耕為生,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影響他們的生計。《周易》記:「召雲者龍」,我作為水之神,掌控雲雨江河,自然最受人尊崇!

鳳:你掌管水,我亦唔弱。我的名稱「鳳凰」是源自於「風皇」,即是大風之皇或大風之神。而在甲骨文中,「風」和「鳳」字是相通的,我除了被視為風神,更是掌管鳥候歷法的神鳥!我唔理呀,總知我係百鳥之王,最靚最得人中意啦!

龍:你咁靚,最叻係你啦!所以唔好嬲我啦,一於「猶誇天目山,龍翔而鳳翥。」一起飛舞回家去吧!

言畢,又一陣黃沙撲臉,沙塵中只見兩獸巨影往天空高速盤旋,轉瞬間已無蹤影,一切回復平靜……

龍鳳小詞典

龍鳳見首不見尾,消失得無影無蹤……阿龍拖小鳳笑說:「神龍鳳凰已藏身民間,這麼近時如我和你,那麼遠時歷史悠久!」小鳳害羞回應:「龍BB你好老套啊~」暫且不理小情人的情話,看看龍鳳匿藏之處,果真處處有玄機……

九龍(粵音:gau2 lung4)

位於香港的中心,北面有獅子山使九龍與新界分隔,東南西面被維多利亞港包圍,因此亦稱為九龍半島,全港約有二百一十萬人住在九龍。

九龍名稱的傳說:相傳九龍的地名,是來自地理環境。宋末,端宗及其弟被元兵追逼至香港,傳說宋帝某日登山,看見四周青山群立,便對群臣說:「八座青山,每山一龍,是八條龍。」大臣在旁,答:「皇上貴為天子,亦是一龍。」於是便把這地稱為「九龍」。

龍生九子:傳說龍有九個性格不同的兒子,明朝楊慎《升庵外集》寫道,「俗謂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這九子不成龍,而各有喜好。「贔屭」像龜,喜歡背負重物。「螭吻」像獸,喜歡遠望。「蒲牢」像一條小龍,最愛叫吼。「狴犴」像老虎,有威力。「饕餮」最貪食、「蚣蝮」愛水、「睚眥」好殺。「狻猊」似獅子,好煙火。「椒圖」像螺蚌,愛自閉。

丹鳳眼 (粵音:daan1 fung6 ngaan5)

指內眼角向下,上眼皮蓋住下眼皮,而外眼角往上。丹鳳眼比起其他眼睛的形狀更有神。在中國古典文學中,丹鳳眼是美人的標記。

鳳凰的外形:《山海經.南山經》記「有鳥焉,其形如鶴,名曰鳳凰。……是鳥也,自飲自食,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指出鳳凰的外型,是一隻像仙鶴般的高足大鳥。

《說文解字》:「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後、蛇頸、魚尾、鸛顙、鴛思、龍文、龜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可見鳳凰前面看,像天鵝,後面則像魚。頸細長如蛇、鳳尾分叉像魚尾、嗓音像鸛、有鴛鴦的哀思之態、身上有龍形的花紋、背如龜般隆起、頷如燕、喙如雞,身上有五種顏色。根據《京房易傳》:「鳳皇高丈二。」,加上《漢書》記鳳凰鳥身「高五六尺」,可見鳳凰的體形高大,大約高五、六尺(1.5米)到一丈二(3.6米)。

着龍袍唔似太子 (粵音:zoek3 lung4 pou4 m4 ci5 taai3 zi2)

穿上龍袍都不像太子,意思是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氣度,配不上其衣。尤其是品德低劣,缺乏誠信的當權者!

龍象徵皇帝: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都是龍身人首,他們又被稱為「龍祖」,所以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加上龍在中國,是守護天神的神獸,而皇帝則以天子自居,替天神治理天下。在君主尊政的制度下,皇帝自喻為龍,神化自己並鞏固其至高無上的地位。例如元世祖忽必烈,命令龍紋只有皇族才可以用,龍亦變得愈來愈神聖。

龍鳳呈祥(粵音:lung4 fung6 cing4 coeng4)

龍和鳳出現,呈現吉祥喜慶的氣象。

吉祥的象徵:鳳鳥是古代人們心中的神鳥,是一種想像出來的鳥。卜辭中記載「帝史鳳」,即是天帝派鳳作使者,夏季風(鳳)的到來,就是天帝指示可以開始春耕。加上春秋時郯國君主郯子說:「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把鳳鳥說成是一種祥瑞,所以後世亦有鳳鳥是祥鳥之說。另外,古人相信龍掌管水,故一年之始,播種前為求風調雨順,都會先祭龍。久而久之,形成了龍吉祥的形象。

龍鳳鐲(粵音:lung4 fung6 zuk6)

刻上龍鳳圖案的金手鐲,是新娘穿裙褂時佩戴的飾物。有祝福一對新人龍鳳呈祥,佳偶天成的意思。

婚姻的象徵:其實鳳是雄鳥,凰是雌鳥,鳳凰原本已經是一對!而鳳由象徵男性轉變為象徵女性,是由秦始皇開始。秦始皇命令三妃九嬪在頭上插鳳釵,足穿鳳頭鞋,把鳳與女性的裝飾連繫起來。到了明代,帝后的車輿裝飾明確區分龍和鳳的紋飾,明確定下了龍配鳳的婚姻象徵。

鯉躍龍門(粵音:lei5 joek6 lung4 mun4)

傳說很久以前,黃河氾濫,大禹受命治水,玉帝派女兒下凡嫁給大禹,兩人一起治水。最終兩人成功疏導洪水,但是生活在黃河中的鯉魚被沖出禹門,鯉魚向大禹夫婦投訴。於是玉帝下旨,凡能躍上龍門的,都能立即化為龍,騰雲駕霧。自此,每逢暮春季節,便有無數的鯉魚在黃河逆流而上,在龍門前盡力一跳,希望能成龍。自此,鯉躍龍門即指飛黃騰達。

鯉魚和龍的親密關係:傳說只要鯉魚活到一定年月,也可以成龍,《述異記》卷下:「鯉魚滿三百六十鱗,蛟龍輒率而飛去。」即是鯉魚待全身長滿三百六十塊鱗片,就可以得道飛去。而《孔子家語》記孔子「娶于宋之亓官氏,一歲而生伯魚,魚之生也,魯昭公以鯉魚賜孔子,榮君之貺,故因以名曰鯉。」孔子結婚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便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其實也是「望子成龍」!

龍鬚糖(粵音:lung4 sou1 tong4)

龍鬚糖原名銀絲糖,材料是糖膠,傳統的龍鬚糖餡料可以是砂糖、花生、芝麻和椰絲等,是中國的傳統民間小吃。

龍的外型:羅願《爾雅翼》云︰「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鬚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山雞變鳳凰(粵音:saan1 gai1 bin3 fung6 wong4)

比喻人由平凡變成地位尊貴。

雞的傳說:《說文解字》中,指鳳凰「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的說法,很可能是指雞。所謂的東方君子之國,古代指東夷,即朝鮮。而據《本草綱目》引《別錄》:「雞生朝鮮平澤。」表明了古人認為,朝鮮是家雞的起源地。而在古代傳說中,大陽所住的扶桑樹有天雞報曉,牠一鳴叫,則天下雞皆鳴,太陽便破曉而出。所以雞亦被視為太陽神的象徵。

雞是五德之禽:《韓詩外傳》有一段描述雞:「君獨不見夫雞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雞有此五德,君猶日瀹而食之者,何也?」指出雞有文、武、勇、仁、信五德,故稱之為五德之禽。

文:Andrea 協力:Venu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