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01
今天——3月1日——原來是美國的「全國愛豬日」! 這個節慶早於1972年由兩姊妹發起,即今年已是50周年了。根據她們的說法,成立愛豬日是希望賦予豬這種動物一個應得(但卻經常不被承認)的地位,一大原因是豬是眾多家畜中特別聰明的動物。然而,豬豬們在這天並不特別有好日子過,因為有很多慶祝活動都是以豬肉食品為主菜呢!
中文教室
「豬」常含貶義
豬常給人骯髒和下賤的感覺,「豬」字常含貶義,這可從以下詞語中看到。
一、豬朋狗友:形容只會一起吃喝玩樂、卻不能共患難的朋友。
例句:這班人只是豬朋狗友,陳先生現在身無分文,他們還會理睬他嗎?
二、豬狗不如:可用作指責人畜不如,沒人性;也可比喻境況極差。
例句:這些歹徒連孤獨老人的畢生積蓄都騙掉,真是豬狗不如!
考考你:「豬」字的部首是「豕」,此字也解作豬。它的粵音怎麼讀?
英文教室
「小豬」叫piglet
「豬」的英文是pig,而小豬則叫piglet,即在後面加上let。原來在後面加上let是表示「小」的一個常見方法,例如booklet是「小冊子」(book解作「書」),droplet是「一小滴」(drop解作「一滴」),owlet是「小貓頭鷹」(owl解作「貓頭鷹」,留意只有一個l,而並非拼作owllet)。「公豬」叫boar,此字也指「野豬」,而解作「野豬」時也常叫作wild boar;至於「母豬」則叫sow。
文學教室
《西遊記》的豬八戒
中國文學作品中最著名的豬,首推《西遊記》中的豬八戒。《西遊記》位列中國「四大小說」和「四大奇書」之一,一般認為作者是明朝的吳承恩。故事講述唐三藏與三名徒弟前赴西天取佛經,大師兄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二師兄便是「豬八戒」豬悟能,三師弟則是「沙僧」沙悟淨。豬八戒性格懶惰和貪心,經常給孫悟空罵作「呆子」,更常令唐僧身陷危險困境呢。
文化教室
豬常為人類犧牲
在人類文化與生活中,豬扮演着很重要及很多元的角色。好的一面,是有些較細小的豬品種會被當作寵物飼養,像貓狗般受到萬般寵愛。可惜,大多數的豬都給殺害,牠們的肉、內臟、骨頭、脂肪會用作食物,硬毛會做成刷子,而皮膚則會製成皮革。另一方面,由於豬與人類在生理構造上有頗多相似之處,牠們會用作動物實驗,醫學界甚至研究把豬內臟移植到人體呢。
答案:中文教室:「豕」的粵音讀作「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