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木乃伊
2023.02.20埃及又有重大考古發現!一個考古團隊上月底宣布,在該國首都開羅南部郊外的一個墓地,挖掘出一具4 , 3 0 0 年來都未曾打開過的石棺,裏面藏有一具木乃伊。這具木乃伊不但是埃及有史以來發現到最古老、最完整的木乃伊,更特別的是全身覆蓋着金箔。本身是考古學家的埃及前國家古物部長指出,該具木乃伊的年代可追溯到埃及第五、第六王朝,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5至22世紀。這麼久遠依然保存得這麼完整,實在不可思議啊!
中文教室
木乃伊為何叫「木乃伊」?
木乃伊也叫「不腐屍」,是指在自然條件下或人工防腐的情況下,數百以至數千年都不會腐爛的屍體。但它為何會叫作「木乃伊」呢?原來「木乃伊」只是音譯,源自中世紀阿拉伯文的mūmiya,字義是經防腐處理的屍體,以至某種含瀝青的防腐物料。由於「木乃伊」的英文是mummy,它的另一個中文譯名是「木默」。
英文教室
mummy:是媽媽也是木乃伊
「木乃伊」的英文是mummy。有趣的是,mummy也是「媽媽」或「媽咪」的兒語。例如:Mummy, let us go to the science museum because a mummy is being shown there this week(媽媽,我們前去科學博物館吧,因為今個星期有一個木乃伊展出)。把屍體製成木乃伊,英文動詞是mummify,例如紀錄片《把艾倫做成木乃伊》,原來的英語片名叫Mummifying Alan:Egypt’s Last Secret。
科學教室
《把艾倫做成木乃伊》
製造木乃伊不只是古代才有,原來現代科學家也曾嘗試製造,並拍成了紀錄片呢!這部影片名叫《把艾倫做成木乃伊》,拍攝一名患了末期癌症的病人艾倫,他答應在死後讓科學家把他的屍體製成木乃伊。科學家經過近20年研究,掌握了古埃及製造木乃伊的材料與技術後,「照板煮碗」把艾倫製成木乃伊,並拍下整個過程,在電視上播放。不難想像,當時引起極大哄動呢!至於是否成功,相信要很多年後「解封」後才知曉。
文化教室
漢朝的「辛追」木乃伊
除了埃及外,世界上不同文化都曾發現木乃伊,有的是由於剛巧處於適當的天然環境,有的則因為人工防腐。中國有一具著名的木乃伊,屬於漢朝一位叫「辛追」的女性。她的遺體於1972年在湖南省馬王堆漢墓發現,出土時已埋葬了超過2,100年,但外形依然完整無缺,皮膚仍有彈性,關節尚可活動。箇中原因,除了是密封遺體,深埋地下的低溫、缺氧、無菌狀態下,也因棺材內裝載了80多公升的防腐棺液。
考考你
「乃」字的部首是甚麼?這個部首怎麼讀,解作甚麼?
答案:部首是「丿」,粵音「撇」,意思便是「一左撇的筆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