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馬丁路德金紀念日

2023.01.16
28055 28055

      今天是「馬丁路德金紀念日」, 大家認識這位世界有名的歷史偉人嗎?美國的種族問題,自1776年立國以來一直嚴重,黑人飽受歧視。本身是黑人的馬丁路德金博士,畢生致力爭取黑人權益,因而備受國民尊敬。他出生於1月15日, 而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美國全國便會慶祝「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一來懷念他一生爭取民權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喚醒眾人要繼續關心黑人的基本人權。

歷史教室
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在1929年1月15日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市。他本身是黑人,不但是一位基督教浸信會的牧師,也是致力爭取黑人民權的領袖。由於他強調以非暴力的和平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也鼓勵他人這樣做,因而在1964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以表揚「他以非暴力手段,為非洲裔美國人爭取公民權益」。可惜,他在1968年4月4日遭槍擊身亡,終年僅39歲。

人物教室
馬丁路德與馬丁路德金
      在人類歷史上,有兩個名人都叫「馬丁路德」,或者應該說是三個!首先,是十六世紀發動宗教改革的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最終促成基督新教的成立。然後,是馬丁路德金和他的父親,二人同樣叫「馬丁路德金」。其實兩父子本叫「米高」,但老米高後來十分敬仰神學家馬丁路德,於是兩父子都改名作「馬丁路德」,再加他們的姓氏「金」,便變成「馬丁路德金」了。為了分辨兩父子,英文會叫兒子為「小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Jr),而父親則叫「老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Sr)。

政治教室
非暴力行動
      對抗社會上的不公義,有很多不同的行動方式,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暴力的,和非暴力的。馬丁路德金致力提倡非暴力行動,也叫非暴力抗爭或非暴力抵抗,而這正是他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一大原因。非暴力,就是拒絕採用暴力行動,即堅持不會使用任何破壞物品或傷害性命的方法,因此非暴力抗爭者堅持不會以破壞公物、不會放火或搶劫、不會打人或殺人的方式來表達訴求。

文化教室
「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金是一位口才了得的演說家,他最著名的一篇演講名為〈我有一個夢想〉,因為在這場歷時17分鐘的演說中,他多次說出名句 "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述說自己夢想美國有一天將會成為一個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人人生而平等的國家。這篇演講於1963年8月28在華盛頓大遊行中發表,最終促使美國國會在1964年通過重要的〈1964年民權法案〉,宣布所有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都是非法的。

考考你
Jr和Sr分別是甚麼英文字的縮寫?

 


答案:Jr是Junior的縮寫,Sr是Senior的縮寫。

 

 

文︰如一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