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人好幫手
2020.11.09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全球, 令很多行業都不得不思考如何減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於是便加快研究和使用機械人。例如在香港的科學園,最近便有一間智能餐廳開張;由廚房煮食到把食物送到客人桌上,全部由機械人代勞,不但衞生,而且好玩!此外,香港也有社交機械人專門擔起幫助自閉兒童溝通的重大任務,而日本更有機械人擔當郵差派信的角色呢。小朋友,你還想到機械人可以替你們做甚麼有趣的工作嗎?
中文教室
「機械人」也叫「機器人」
「機械人」只是香港和澳門的慣常說法;在中國大陸、台灣,以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人地區,這種智能機器都叫作「機器人」。所謂「機械人」或「機器人」,可指外表像人的機械或機器。但是,「機械人」的意思其實闊得多;即使外表完全不像人的機械,只要是內置了電腦程式,能自動執行某些指令,都可以這樣稱呼。
英文教室
「機械人」叫robot
「機械人」的英文叫robot,讀作ROH-bot,複數是robots。例句:Only a robot can repeat this action thousands of times without feeling tired(只有一個機械人才可以重複這個動作千萬次而不感到疲倦)。它的形容詞形式是robotic,讀作roh-BOT-tick。例句:This robotic arm can do many difficult tasks(這隻機械臂可以做到很多困難的工作);句中的robotic arm便指機械臂,又例如robotic leg是機械腿。
考考你:較聰明的機械人常叫作「人工智能」,它由哪兩個英文字表示?
科學教室
機械人用途廣泛
機械人的應用十分廣泛,以下只是其中一些常見用途。一,工業:例如製造汽車、機器等;二,服務:例如煮食、端餐、派信等;三,寵物:機械人可製成像貓、狗等動物的外形,讓小朋友以至成年人在家中當作寵物般飼養,好處是較衞生,壞處則是缺少了真正的「生命」感覺;四,戰爭:戰爭容易危及軍人性命,動用機械人則可減少人命傷亡;五,危險工作:例如拆毀炸彈、到海底或火山勘探等等。
科幻教室
機械人的三大定律
科幻,即科學幻想小說,是結合科學理論與奇幻想像的文學類型,當中不少都與機械人有關。科幻小說的一位著名作家叫艾西莫夫(Isaac Asimov),他曾在其作品中為服務人類的機械人制定了行為守則,常稱作「機械人三大定律」。它們是:一,機械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二,機械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除非命令與第一法則發生衝突;三,在不違背第一或第二法則之下,機械人可以保護自己。
答案:英文教室:AI,全名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