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火箭 上太空
2020.06.29五月底,美國太空總署再次發射火箭,運載兩名太空人前往國際太空站。這看似平平無奇的事件, 卻含有兩大突破。首先,這是美國自2011年後,首次再出現載人太空任務;過去九年,美國都只租用俄羅斯的太空船運載太空人。其次,這是首次有私人公司參與計畫。這家著名企業名叫「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於2002年創立,目標是降低太空運輸的成本,並最終把人類送上火星。
中文教室
「火箭」原指帶火的箭
「火箭」的原本意思就是帶「火」的「箭」。弓箭是古代的重要兵器,而為了增強破壞力與殺傷力,人們於是想到把松香等引火物縛在箭上,射向敵陣。這樣一來可以燒毀敵人的戰具,二來可以殺死更多敵軍。後來,「火箭」泛指任何依靠點火發射到天上的工具,多用作運載不同物件,例如最初的煙花,到後來的炸彈,再到最後的太空任務,運載人造衞星、太空船、穿梭機及太空人等。
歷史教室
火箭源自中國
不要以為西方科技發達,火箭便是由他們發明。原來中國古代科技比西方更先進,在宋代已出現火箭。它最初並非用於軍事,而是用於娛樂,例如把煙花射往高空。後來蒙古人入侵中國及世界各地,火箭技術便在十三世紀中葉傳播到中東和歐洲。說起火箭的改良,一大現代功臣是美國物理學家兼發明家戈達德,他在1926年發射了人類首支液體燃料火箭,令火箭最終可應用於太空任務。
英文教室
「火箭」叫rocket
「火箭」的英文叫rocket。留意它的讀音並非ROCK-ket,而是ROCKkit,即第二音節並非讀作ket,而是kit。此字源自意大利文,本指紡織用的繞綫桿,皆因火箭的外形跟它相似。「太空火箭」叫space rocket,「火箭科學」叫rocket science。由於火箭科學是尖端科技,rocket science常用作比喻複雜或困難的事,例如:It is notrocket science and you can surely do it(這並非甚麼艱難的事,你一定做得到)!
考考你:原來rocket也可用作動詞。若說一件貨品的銷量rocket,即是甚麼意思?
科學教室
四種「宇宙速度」
火箭要升空擔任不同任務,需要的最初速度(叫作「初始速度」)也不相同。這些不同的速度叫作「宇宙速度」,主要有四種:
(一)「第一宇宙速度」:不墜回地球,環繞地球運行所需的速度,大約是每秒7.9公里;
(二)「第二宇宙速度」:擺脫地球引力,飛往太陽系內其他星體所需的速度,大約是每秒11.2公里;
(三)「第三宇宙速度」:擺脫太陽引力,飛往太陽系以外所需的速度,大約是每秒16.7公里;
(四)「第四宇宙速度」:擺脫銀河系引力,飛往銀河系以外所需的速度,粗略估計大約是每秒525公里以上。
答案:英文教室:銷量迅速增長。

